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屺思台文集

屺思台文集

八卷。《诗集》一卷。清刘子壮(1609-1652)撰。刘子壮,字克酞,号稚川。黄冈(今属湖北)人。明崇祯举人。顺治六年(1649),考中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后充会试同考官,寻告假归乡,次年去世。刘子壮天资聪颖,才华超群。与熊伯龙齐名,时称“熊刘”。著有《屺思台文集》凡八卷,《诗集》一卷,均为其孙刘永锡所刻。刘子壮最擅八股文,亦工诗歌和古文。其文多议论当时政事,条理明晰,文辞率直,如《与大司马书》、《楚事便宜与王雪枢直指书》,揭示楚地军饷过重,超出地方负担能力,批评楚地方官吏盘剥农民的种种恶劣行径,切中时弊,说服力强。其诗也以反映现实的篇章为佳,如《避兵者》、《富池口》,前者含蓄地揭露官军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后者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社会的残破景象,文辞精当秀逸,意境生动含蓄,字里行间洋溢着凛然正气。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猜你喜欢

  • 老圆

    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清代文学家,考据学家,戏曲家。道光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河南提学使。著有《茶香室丛抄》、《续抄》、《小浮梅闲话》。其对小说、戏曲演变与

  • 家则

    一卷 野志 一卷。明徐三重(详见《牖景录》条)撰。此书均为贻训子孙之语。家则为其所立规条,每条之后间引古人嘉言善行以证明之。其言酌乎古今之间,如丧礼不得用僧道,而得用纸钱、纸锭之类等。《野志》分十六篇

  • 古今原始

    十四卷。明赵(生卒年不详)撰。赵,字子举,一字鼎卿,桐城(今属安徽省)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著有《古今原始》、《无闻堂稿》等。此书皆为考究古今事之原始,提纲列目。

  • 诗纬集证

    四卷。清陈乔枞撰。陈乔枞字朴园,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其父陈寿祺亦是经学家,陈乔枞传其父辑佚之学,续成《今文尚书经说考》、《齐鲁韩三家诗遗说考》等,辑撰各书,收入《小琅嬛馆丛书》,又名《左海续集》。陈

  • 齐风说

    一卷。近人李坤撰。李坤字厚安,云南昆明人。此书只解说齐风,往往折衷旧说而出己见。虽得失互见,然瑕不掩瑜。如辨郦道元《水经注》以营为营丘之误,考齐风还篇魏源《诗序集义》为胡公时所作之非,均为有据之说。此

  • 书传会选

    六卷。明刘三吾(生卒年不详)等奉敕撰。三吾名如孙,以字行,自号坦坦翁,湖广省茶陵(今属湖南省)人。元末明初经学家、文学家。仕元为广西儒学副提举。入明,官至翰林学士。三吾博闻强记,学识过人,每承皇帝垂问

  • 虞氏易义补注

    二卷。清纪磊撰。虞翻易学博大精深,但其说支离琐碎,一般人难解其深意。清代张惠言著《周易虞氏义》多取郑玄之说对虞氏易学进行补注。但虞氏主纳甲,本于《参同契》,而郑氏则主爻辰,本于《乾凿度》,二者有本质的

  • 砭傲金针

    一卷。清同治年间华耶稣会士李秋(生卒年不详)译。李秋字问渔,其事迹史籍记载甚略。此书前有光绪九年(1883)间渔序,称“西国有《金书》一卷,虽奇零小本,而其言克傲良规,最为深切。阅之,觉书旨以治傲为本

  • 鹅湖集

    六卷。明龚(约1354前后在世)撰。龚,江西铅山人,生卒年不详。《明史》无传。惟《太祖本纪》载洪武十三年(1380)九月丙午,置四辅官,以儒士王本、杜佑、龚、杜、赵氏望、吴源为春夏官。又《宋讷传》称讷

  • 汉书注考证

    一卷。清何若瑶撰。何若瑶,字石卿、广东番禺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卒年六十岁。《汉书注考证》卷首有他的自序。他撰此书目的在考证《汉书》旧注。如《景帝纪》“禁马高五尺九寸”,而《昭帝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