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 附海瓯小谱一卷。《燕兰小谱》题“西湖安乐山樵”吟。关于作者安乐山樵,清昭梿《啸亭杂录》说是仁和(今浙江杭州)余集(字秋室);谭献《复堂日记》亦持是说。而杨懋建《京尘杂录·梦华琐簿》则称杭州吴长元
见《伤寒论方》。
①四十卷。清耿继志等修,汤原振等纂。耿继志,字敏中,盛京盖平(今辽宁营口市)人,荫生,康熙十八年(1679)来任凤阳府知府。汤原振,凤阳府儒学教授。耿继志来守是郡,会部敕各省纂修通志,征集各郡志乘。而
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宋景关纂修。宋景关,字今鄜,号话桑。浙江平湖人。乍浦属平湖县,为海防要地。南宋时置水军,设统制领之;元置市舶司,明时设千户等职,各有官署。清初只存守备、巡检两职,及海禁开,居民
二卷。不著撰人。书中载有通元三十九论,对于各病症分为五脏治疗,且每症之下,各有方论。现在使用的一些治疗马疾的方剂,大多源于此书。此书颇有实用价值。有《永乐大典》本。
七卷。宋谢枋得(1226-1289)编。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弋阳(今属江西)人。宝祐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曾为考官,出题以贾似道政事为问,遂为罢斥。德祐元年(1275)起用为江东提刑、
十四卷。东汉赵岐(约110-201)撰。赵岐字台卿,东汉经学家,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赵岐初名嘉,后为避难改名岐,字邠(豳)卿。岐、邠均是古都邑名,周族发祥地,分别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和郇邑西南
二卷。明李登(生卒年不详)撰。李登字士龙,号如真生,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官新野县丞。是书成于万历壬辰(1592年),用千字文体,以四字为句,辨俗传讹体之字,供教诲童蒙之用。然而俗字很多,搜罗不备,又
一卷。此为清初翻刻前明坊本《增补万宝全书》第三卷之一种。《万宝全书》没有著撰人姓名,也不知撰于何时。据书中官秩门所载为明代制度,其太常所属,止于景陵祠祭署,可能为明初宣德以后之书。其第三卷,《满汉合书
一卷。清陈其藻(生卒年不详)撰。陈其藻,字鲁塘,一字铁山。嘉应州兴宁(今广东兴宁)人。贡生,历署乐昌、花县儒学。其学根底经史,诗则血性淋漓,全从真气滚出,不作句雕字琢。著有《毋自欺斋诗稿》四卷。本卷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