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平乡县志

平乡县志

①十二卷。清杨乔纂修。杨乔,字南木,号莲渠,浙江缙云人,乾隆十二年(1747)任平乡县令后,即立意修志,于十六年(1751)始集邑人动手纂辑,历三月而成书。其山川门记淦河及旧漳河水道流经之地颇为详细,所附堤坝、桥梁历代修筑情况亦十分清楚,配合灾祥目下所记平乡县历年遭受水灾情况,很有参考价值。艺文志中所收记序之文,如《修群城碑记》等,亦可供考察县史者参考。然此志内容排列混乱,如以建置、坛庙、学校诸门附于地理志,保甲、物产、风俗等附于田赋志,皆属乖谬。又目录中建置门设有公署、仓库、邮铺等目,而正文中则不见这些目类。②十二卷,首一卷。清苏性纂修。苏性,灵川人,举人,同治二年(1863)任平乡县令。同治六年(1867)平乡县举人李乾莲等请修邑志,苏性遂于同年设局。因捻军事而中辍,至次年(1868)始纂辑成书。光绪五年(1879)吴沂任平乡县知县后,准备重修县志。然其见苏志“参酌咸宜,繁简合度”,规模大备,因取吴志稍加增补,于光绪十二年(1886)增刻同治七年(1868)本,首一卷为苏性旧序、吴沂新序、城池图、县署图、学宫图、县舆地、凡例等。正文十二卷依次为天文、地理、典礼、田赋、职官、选举、人物、艺文。此志将旧志选举志之封爵门移入职官志,并增旧志所无之恩赐、袭荫二门。地理志祥灾门则增补道光二十八年知县张光第挑泸城河事及同治二年知县苏性重筑城池事。然其田赋志地亩、人口、户数及征额、税课等皆与乾隆志同,仅录旧志原文,而于乾隆以后事未及增补。此志有民国三十一年(1942)铅印光绪本刊行。

猜你喜欢

  • 花部农谭

    一卷。清焦循(1763-1820)撰。焦循,字里堂,一字理堂,甘泉(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他壮年曾随著名学者阮元在山东、浙江各处作幕宾。嘉庆六年(1810)举人。后家居不仕,专心著述。他精通经学,兼工天

  • 阴符经太无传

    见张果《黄帝阴符经注》。

  • 四书解尚书

    一卷。清范士增撰。此卷以《四书》来解释《尚书》,其间也多有贴切可取之处。比如《四书·大学》首章谈“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正与《尚书》开首“克明峻德”一节的意义相吻合。再如以“父

  • 长白汇征录

    八卷,首一卷。清张凤台等修,刘龙光、王大经纂。张凤台(约1860-1925),字鸣岐,河南安阳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历任知县、官制局参议、知府。民国初年,先后任政治讨论会会员,参议院参议,

  • 续左氏膏肓

    六卷。民国吴树荣。树荣,吴兴(今浙江吴兴)人,著作还有《续公羊墨守》三卷,《续穀梁废疾》三卷。该书论《左传》之谬有六点:(1)《左传》不是编年体史书;(2)《左传》没有释经的体例;(3)《左传》有后人

  • 河曲县志

    ①四卷。明苗朝阳纂修。苗朝阳字慎斋,邑人,出身进士,明万历间,曾任河南新蔡县知县、繁杞县知县,后升应天府府丞、太仆寺少卿、侍经延礼科都给事中,笃学力行,廉能爽迈,享年八十六。按《河曲县志》,创修于嘉靖

  • 砚北偶钞

    十二种,十九卷。清姚培谦、张景星编辑。姚培谦字平山,华亭(今江苏松江)人,为人喜事好义,多刻巾箱小本图书,有《春帆集》、《自知集》、《松桂读书堂集》等。张景星字西圃,云间(今江苏松江之古称)人,事迹不

  • 别本熊峰集

    四卷。明石珤撰。石珤,字邦彦,号熊峰,蒿城(今属河北)人,生卒年未详。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累官至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珤有《熊峰集》十卷。(已著录)朱彝尊《明诗综》称珤所著集名《恒阳集》

  • 司马温公年谱

    八卷。清顾栋高(详见《春秋大事表》)撰。谱主为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光卒后追赠温国公,故名。顾氏采辑史传碑状,诸家文集,以及百家小说中所载谱主事迹,考订年月,加以排比而成此谱。于谱主奏章著作均摘录其要

  • 地理玉函纂要

    二卷。无撰者姓名。“玉函”之名,相传本于唐邱延翰之书。然其书久已不传,而此书又托“玉函”之名作“纂要”,说明其书实非古籍。书中设有诸图,又杂以三合长生之说,末附《青囊经》的口诀及“捉心印、造理赋”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