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抱朴子内外篇

抱朴子内外篇

八卷。晋葛洪(详见《肘后备急方》)撰。传说葛洪尝闻交趾(今越南)产仙丹的原料,于是他晚年求得去广西句漏县当县令,以便就近采药炼丹。他携全家到广州,被刺史郅狱婉留,不得已隐居罗浮山修炼,自号抱朴子。《抱朴子内外篇》亦称《抱朴子》。葛洪书后《自序》称《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又称“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今观此书,《内篇》主要论述神仙吐纳、符录、克治之术,实为道家之言。《外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褒贬,词意丰富,辩论博深,而究其要旨,也以黄老为宗,应属道家。此书在流传过程中,其版本纷纭错误,有如乱丝。并使其书内外二篇,卷数不一,或分别入类。《隋书·经籍志》著录《内篇》二十一卷、《音》一卷,入道家类;《外篇》三十卷,入杂家类,并于《外篇》之下作注说:“梁有五十一卷”。《旧唐书·经籍志》也载录《内篇》二十卷,入道家类,《外篇》五十一卷,入杂家类。《新唐书·艺文志》道家类载《内篇》十卷;杂家类载《外篇》二十卷,其书卷数已多寡不同。《宋史·艺文志》都入杂家类,作《内篇》二十卷,与《旧唐书》相同,作《外篇》五十卷,比《旧唐书》少一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作《内篇》二十卷,《外篇》十卷。内外篇之数与《新唐书》互异。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只载《内篇》二十卷,而说《馆阁书目》(今已亡佚)有《外篇》五十卷。《四库全书》本依明代乌程(今浙江湖州市南)人卢舜治以宋本及王府《道藏》二本参校而定,比它本较完整。所列篇数,与葛洪自序卷数相同。知葛洪当时是以一篇为一卷。虽然此书卷数及归类等在流传中多有差异,而其内容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对后世影响颇深,流传甚广。特别是其《内篇》,很受丹家重视。近代养生家认为其书实为道教著名典籍,对于人的生命运动及养生之道都有精辟的论述,是中华养生学的宝贵财富。但有些说法,也不免言之过偏。现存明《道藏》本、清《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诚斋诗话

    一卷。宋杨万里(详见《诚斋易传》)撰。是集题曰《诗话》,而论文之语乃多于诗,且记事与议论相杂,并无完整体系。所论诗文,近于江西诗派,谓之“以故为新,夺胎换骨”。论诗言“初学诗者,须学古人好语”;“诗家

  • 唐折冲府考补拾遗

    一卷。罗振玉撰。详见《唐折冲府考补》条。

  • 诗纬汜历枢训纂

    一卷。清胡薇元撰。该书多引《占经》,属于“天文”,除“天官”外,其他可证者很少。所训多牵强附会。只有“乐者非谓金石之声”条,引《乐纬·动声仪》:“冬至阳气应,则乐均清;夏至阴气应,则乐均浊。五音调则和

  • 和杜律

    一卷。明郁文博(约1454年前后在世)撰。文博,以字行。上海人。生卒年不详。景泰五年(1454)进士。授御史,历湖广副使。直言敢谏。此编为文博任湖广副使时所作。追和杜少陵律诗一百五十一首,故以《和杜律

  • 读易私言

    一卷。元许衡(1209-1281)撰。许衡字平仲,号鲁斋,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幼家贫嗜学,从姚枢得伊洛程氏及新安朱氏之书。宋宝祐二年(1254年),元世祖召为京兆提学。中统元年(1260年),世祖即

  • 梼杌闲评

    又名《明珠缘》。原书不题作者姓名,近代学者缪荃孙认为系明代李清所作,现代学者邓之诚认为此说“颇有似处”。近年来,有学者考证,进一步肯定李清是此书的作者。李清(1602-1683),字映碧,一字心水,晚

  • 资治通鉴目录

    三十卷。北宋司马光(详见《资治通鉴》)撰。《通鉴》一书,包括宏富,卷帙浩繁,光恐读者难于寻检,故于编纂之时,提纲挈要,并成此书,于元丰七年(1084)与《通鉴》同时奏进,即进书表所谓略举事目以备检阅者

  • 四书剩言

    四卷。补二卷。清毛奇龄撰。毛奇龄事详《仲氏易》。此书是汇集毛奇龄杂论《四书》之语而成,前二卷为其门人盛唐、王锡所编,后二卷为其子远宗所编。补二卷为其门人章大来所编。其书本语录之流,随时杂记,不以经文次

  • 藜乘集

    三卷。清刘以贵(约1692前后在世)撰。刘以贵,字沧岚,山东潍县(今山东潍坊)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官广西苍梧知县。刘以贵在僮瑶杂处的少数民族地区营建茶山书院,以诗书为教,倡明

  • 学圃杂疏

    一卷。明王世懋(详见《却金传》)撰。是书主要记载王氏园圃中所有以及其所闻所见的花、果、蔬、瓜、豆、竹等花木、果品、蔬菜。主要以花为主,草木之类则从略。各记载其品目及其种植的方法。《续说郛》中载有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