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集备急灸经

新集备急灸经

一卷。不著撰人。据考当为唐五代之作。书中言灸不言针,显与王焘所作《外台秘要》极言针能死活人之说暗合,当有师承关系。书前有小序一首,句式整齐,骈丽对偶,述撰作要旨:“四大成身,一脉不调,百病皆起。或居偏远,州县路遥,或隔山河,村坊草野,小小灾疾,药饵难求。性命之忧,如何所治。今略集诸家灸法,用济不虞。”题为“京中李家于东市印”。书中内容主要为集验灸法,又述及年月日等人神并诸家杂忌。书中尚存腧穴正面图一幅,并有说明。图上天门题有“明堂”二字。可见明堂之义并非如《读书敏求》所言为黄帝坐明堂以授雷公岐伯之说云云,实指天门部位之言。此书可作为研究古代中医灸法的参考资料,有一定价值。有敦煌卷子本。

猜你喜欢

  •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前集六十九卷,后集八十一卷,续集五十六卷,别集九十四卷,外集六十六卷。南宋谢维新(生卒年不详)、虞载(生卒年不详)撰。谢维新字去咎,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太学生,自署曰胶庠进士。虞载字子厚,与谢维新同

  • 华影吹笙阁遗稿

    一卷。清戴小琼撰。戴小琼,生卒年不详,字菊亭,号墨华道人,浙江嘉兴人,观察沈涛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道光二十五年(1845)刊本,与沈珏女史《画理斋诗稿》合刻。书前有潘曾莹所作序言,共收二十二首诗。

  • 岭南遗书

    六集,五十九种,三百四十三卷。清伍崇曜编,谭莹校辑。二人生平详见《奥雅堂丛书》。是编所收,皆岭南先贤著述,分六集,总五十九种,计汉代二种,晋代一种,唐代一种,宋代三种,明代十七种,清代三十五种。其中以

  • 平阳府志

    ①十卷。明傅淑训修,曹树声纂。傅淑训,湖广孝感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以进士知平阳府。少事父母,有孝名。居官廉正,遇凶荒,煮粥振饥,公退闭阁纂志,网罗放失,成一部信史,寻迁本省督学道,称公明。累官

  • 曙海楼帖

    四卷。清王寿康刻刘墉之书。刘墉(1719~1804)为清代著名书家。字崇和,号石庵。山东诸城人。官至东阁大学士。工书,尤长于小楷,书风用墨厚重,貌丰骨劲。此帖于道光十五年(1835)刻成,兵燹后石损大

  • 邵半江诗

    五卷。明邵圭(?-1490)撰。圭字,文敬,宜兴(今属江苏)人。成化五年(1469)进士,授户部主事,后出为严州知府。其诗时有新意,颇为李东阳所重。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评论说:“邵文敬善书工棋,诗亦有

  • 纲鉴附评

    二卷,旧本题刘善撰。刘善号龟斋,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在《江西通志》上载有刘善其人,但说他是临川(今江西临汝县)人,于洪武二十年(1387)考中举人。该书上卷起于夏帝,止于晋代;下卷自南北朝讫于明

  • 三楚新录

    三卷。宋周羽撰。周羽,宋初人,籍贯不详,曾任贵州修仁令、儒林郎试秘书省校书郎。三楚即长沙马殷、武陵周行逢、江陵高季兴,三人皆据楚地称王,《三楚新录》论次其兴废本末,以一国为一卷。书中与正史记载多有不合

  • 榆林城守纪略

    见《崇祯癸未榆林城守纪略》。

  • 青崖集

    五卷。元魏初(1232-1292)撰。初字大初,一作太初,号青崖。弘州顺圣(今河北阳原东)人。元世祖时为国史院编修,拜监察御史。官至南台御史中丞。“史称初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