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酌

易酌

① 十四卷。清刁包(1602-1669)撰。包字蒙吉,祁州(含河北安国)人。明天启三年(1623)举人。此书用注疏本,以程传本义为主。虽也偶尔论及象数,然均陈抟李之才之学,而非汉代以来相传之法。原序称陆陇其灵寿为官时,欲为刊版,未能实现。雍正初年,其孙显祖又用己意添加附会。卷首凡例杂卦诸图以及卷中小字称谨案之处,均为显祖所写。原序文又称此书是经学之津梁,亦是举业之标准。据考,刁包于清初,与诸儒往来讲学,其著书一本于义理,只以明道为主,绝不是程试之计。此书推阐义理,大抵也明白正大,能够辅佐朱程之作,在宋学之中确实深有所得,用其作为科举之书,有失刁包本意。有雍正中刁承祖刊本,道光重刊本,收入《四库全书》。② 十五卷。清何诏霈撰。诏霈字春渠,东垣(今河北石家庄市)人,一作河北正定人,嘉庆进士。此书分为酌注、酌图两部分,酌注又分为经、传,各六卷。经部自卷一至卷三为释上经,卷四至卷六释下经;传部卷一为释彖传,卷二释象传,卷三释文言,卷四释系辞,卷五释说卦,卷六释序卦及杂卦。酌图三卷,即上中下卷。其注释有正义(发明经义)、释义(考究字义)、精义(发明卦象)、别义(存异说)、总义(总论一卦或数卦之义)。酌图卷上载河洛图象、河图画卦、文王演图证易及蓍卦方园等;卷中载卦纳干支考、音律应卦考、爻辞等物考、风雨应卦考、京氏易传考等;卷下载洪范五行考、太上天易考、太上人易考、太上地易考,元会运世考等。其自谓正义多取自程传,精义多取自胡氏函书。又谓此书系历三十年而集成。观其内容颇有妄诞不经处。今存手稿本。

猜你喜欢

  • 词韵

    二卷。清仲恒撰。仲恒字道久,号云亭,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平、仕履均不详。填词之风极盛于宋代。作者云兴,却绝无撰韵之事。或用诗韵,或杂方言,亦绝无一定之律,仍抑扬铿锵,朗朗上口。但元明之后,古乐失

  • 卫生简易方

    见《卫生易简方》。

  • 读管子札记

    三卷。清陶鸿庆(生卒年不详)撰。陶鸿庆著有《读诸子札记》,《读管子札记》是收入《读诸子札记》中的第六种。在《读管子札记》中,陶鸿庆阐述了自己对《管子》一书的看法,但有时根据己意妄改原文,出现错误。《续

  • 定陵注略

    十卷。明文秉(1608-1669年)撰。文秉,字荪符,号竺坞山人,竺坞遗民,南直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崇祯朝文震孟之子,经明清乱,隐居竺坞,不仕清朝,著述除《定陵注略》外,还有《先拔志始》、《烈皇小

  • 孝经义疏

    不分卷。清阮元(1764-1849)撰。阮元字伯元,号芸台,原籍江苏仪征人,清代著名学者。官至漕运、湖广、两广以及云贵总督,晚年拜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傅。曾师从焦循、邵晋涵、任大椿、王念孙等著名学者。

  • 冷语

    三卷。清代刘源渌(1619-1700)撰,其弟子马恒谦编辑而成。全书仿照朱熹的《语类》一书体例,依据朱熹的学说并以此展开论述,大意为攻击陆(九渊)、王(守仁)学说,但观点有些偏激之处,如攻击对程朱学说

  • 望溪集

    八卷。清方苞(详见《周官集注》)撰。方苞论文推崇韩柳,力求雅洁,所作《左忠毅公逸事》、《狱中杂记》、《周官集注》等篇,颇著名。其古文杂著,生平不自收拾,稿多散失。此集为告归后门人弟子始为搜集成编,大抵

  • 平顺县志

    十卷。清杜之昂修,路跻垣、申昌先纂。杜之昂字坦如,河南扶沟县人。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康熙十二年(1673)任平顺知县。路跻垣字云衢,邑人,贡生。申昌先字耀如,邑人,贡生。平顺旧名青羊里,明嘉靖

  •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三十二卷。清高宗乾隆十二年敕梁诗正等辑录,成于乾隆十五年。该法帖辑录自魏晋至明代书迹共三十二卷,几乎尽录停云馆、郁冈斋、戏鸿堂、快雪堂等诸家名帖之名迹,卷帙之富,为历来官帖中少见。但因选择不精不慎,以

  • 漱芳阁集

    十卷。清徐士芬(1791-1848)撰。徐土芬,字诵清,号惺葊。平湖(今浙江)人。生平读书刻苦,娓娓不倦。嘉庆进士。入翰林,尝出典江南试。官至工部左侍郎。晚年告归故里,力行善事。如:修节孝祠,重建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