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柳枝集

柳枝集

二十六卷。明孟称舜(详见《酹江集》十卷残本)编。此集题孟称舜评点、潘可传订正。收元、明人杂剧二十六种,其内容多写爱情故事。风格以“婉丽”者为主,取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之句意,名为《柳枝集》。其中元人杂剧十六种,明初人杂剧七种,编者自著三种。元杂剧为郑德辉二本:《倩女离魂》、《翰木枫云》,马致远一本:《青衫泪》;乔吉三本:《两世姻缘》、《扬州梦》、《金钱记》;关汉卿二本:《玉镜台》、《金钱池》;白仁甫一本:《墙头马上》;杨显之一本:《潇湘雨》;张寿卿一本:《红梨花》;李好古一本:《张生煮海》;吴昌龄一本:《猪八戒》(实为杨纳《西游记》杂剧的第四本);石子章一本:《竹坞听琴》;尚仲贤一本:《柳毅传书》;无名氏一本:《度柳翠》。明杂剧为王子一一本:《误入桃源》;谷子敬一本:《城南柳》;贾仲明二本:《对玉核》、《萧淑兰》;周宪王(朱有燉)三本:《小桃红》、《庆朔堂》、《牡丹仙》;孟称舜三种为《眼儿媚》、《桃源三访》、《花前一笑》。此集以臧懋循的《元曲选》为底本,斟酌他本加以改定。凡所更动之处,多于上方出以批注,说明取舍的始末。臧懋循的擅自增改,可借此书的疏注得以证明;各本的优劣之处,亦可借此疏注得以知晓;孟称舜润色的缘由亦自可见。本书的价值在于保存了一些元、明杂剧的本来面目,可资借鉴。但也偶有因袭《元曲选》而导致错误的,有的评论亦有偏颇之处。本书中的《误入桃源》和《对玉梳》的第一折已残缺,有的亦间有残页,可知本书也是残本。有明刊本。

猜你喜欢

  • 桃源洞志

    不分卷。清释兰岩撰。桃源山在桃源县西南30里,洞在半山腰。全志不分卷,内容为:图说、途胜、陶潜《桃花源记》、明清人游记、序、辩论、说、考、赋、书、修建、洞略、碑刻、诗。此志体例杂乱,是山志中最劣者。《

  • 论语陈氏义说

    一卷。魏陈群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群字长文,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人。位至司空。封颍阴侯。《魏书·陈群传》未载陈氏注《论语》、《释文》,隋唐志也无著录,年久亡佚。何晏撰《集解》收入三节。马融据此,附上

  • 公孙宏书

    一卷。汉公孙宏(宏又作弘,前200-前121)撰,清马国翰辑。公孙宏字季,菑川薛(今山东滕县南)人。狱吏出身,学《春秋》杂说。汉武帝征为博士,出使匈奴,不合帝意,免归。后再拜博士。元朔中,由御史大夫升

  • 千祥记传奇

    二卷。明无名氏撰。清高奕《传奇品》、无名氏《传奇汇考》并予著录,仅称无名氏撰。明吕天成《曲品》未收此作,或系万历三十八年(1610)后人之作。此本二卷,三十出。演贾凤鸣父子先后官长沙故事,梗概为:洛阳

  • 学诗缺疑

    二卷。清刘青芝撰。青芝字芳草,襄阳(今河南襄城)人,生卒年不详。雍正丁未进士,选庶吉士,未散馆卒。该书卷首有雍正辛亥作者自识,其书大旨尊诗序,兼取毛传郑笺及苏辙诗传,而驳朱熹诗集传。书中多引旧说,凡所

  • 求阙斋日记类抄

    二卷。清曾国藩(详见《求阙斋读书录》)撰。此书由王启原分类辑录曾国藩日记而成,上卷分问学、省克、治道、军谋、伦理五类,下卷分文艺、鉴赏、品藻、赜养、游览五类。有一定价值,可供研究曾国藩思想、活动及近代

  • 竹汀居士年谱

    一卷。又名《钱辛楣先生年谱》。清钱大昕(1728-1804)自述,其孙钱庆曾校注续编。大昕字晓征,号辛楣,又号竹汀居士,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少詹事。乾隆四十年以后

  • 风林类选小诗

    一卷。明朱升(1299-1370)编。朱升字允升,号枫林。安徽休宁人。明洪武元年(1368)进士。世称枫林先生。有《周易旁注》。此编皆录五言绝句,始于汉、魏,终于晚唐。分为直致、情义、工致、清新、高逸

  • 焦里堂事略

    一卷。清焦廷琥辑。廷琥字虎玉,江苏江都人,诸生,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记其父焦循(1763-1820)事略。焦循字理堂,一字里堂,嘉庆举人,为清代哲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著有《易通释》、《里堂算学

  • 李文恭公行述

    一卷。清李概等撰。此书所述为其父李星沅(1797-1851)事迹。星沅字子湘,号石梧,湖南湘潭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历任编修,汉中知府,陕西、江苏巡抚,云贵、两江总督等官。道光三十年(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