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阴山房丛刻
三种,三卷。清周继煦撰。周继煦字春甫,江西泰和人,生卒年不详。官居贵州,与邵汉勋、郑珍、莫友芝等交往。丛书所收三种均为其撰述小品:《蕉心阁词》一卷,是周继煦的词集;《幽梦影续评》一卷,《幽梦影》为明张潮所作,一时评者极多,周继煦每条加以评语,颇多见地;《勇庐闲话评语》一卷,《勇庐闲话》为赵之谦所作,周继煦就其原著,逐条加评,足补原书所未及。有民国九年(1920)武昌菊饮轩刻本。
三种,三卷。清周继煦撰。周继煦字春甫,江西泰和人,生卒年不详。官居贵州,与邵汉勋、郑珍、莫友芝等交往。丛书所收三种均为其撰述小品:《蕉心阁词》一卷,是周继煦的词集;《幽梦影续评》一卷,《幽梦影》为明张潮所作,一时评者极多,周继煦每条加以评语,颇多见地;《勇庐闲话评语》一卷,《勇庐闲话》为赵之谦所作,周继煦就其原著,逐条加评,足补原书所未及。有民国九年(1920)武昌菊饮轩刻本。
六卷。清鲍之蕙撰。鲍之蕙,生卒年不详,字茞香。江苏丹徒人,鲍皋之次女,同知张铉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嘉庆十六年(1811)刊本,书前有吴锡麟、法式善、吴烜、李锡恭、鲍之钟几人所作序言。书末附有诸家所写
六卷。清周馥(约1913前后在世)撰。生卒年未详。周馥,字玉山,安徽建德人。生卒年不详。诸生。官至两广总督。是集有文集二卷,诗集四卷。文集卷一《兴学论》、《儒释辨》、《格致说》诸篇,探源立论,见道之言
四卷。清黄培芳(生卒年不详)撰。培方字子实,又字香石,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嘉庆副贡,官乳源、陵水教谕。此书与王筠《正字略》性质相同,亦为《四库全书辨正通俗文字》的重订本。卷一二为辨似上下,卷三为正讹
二卷。明应廷吉撰。应廷吉原名喜臣,字棐臣,浙江鄞县人,生卒年月未详。明天启丁卯(1627年)进士,曾任砀山知县,淮安府推官,佐史可法幕,赴军前为监纪。应廷吉精于天算勾股之学,足智多谋,善风鉴,于史可法
原为宋代黄汝嘉辑,是晁氏族姓类丛书,原收书四种八卷,有宋晁迥《昭德新编》三卷、晁迥《道院集要》三卷、宋晁冲之《具茨晁先生诗集》一卷、宋晁说之《晁氏客语》一卷。至明代晁进重编。晁进字君石,号春陵,晁氏后
一卷。明林春泽(1480-1583)撰。林春泽字德敷,侯官(今福州市)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平番府知府。年104岁。卒于神宗万历十一年,有司为建“人瑞坊”,故以“人瑞翁”名其集。原本十二卷
十二卷,清华庆远撰。华庆远,无锡人。该书辑前人论古之说,按时代区分。卷首有四篇自序,初序作于崇桢十三年(1640),再序作于崇桢十七年(1644),三序写作年代是顺治六年(1649),四序为康熙八年(
十六卷。明来知德(生卒年不详)撰。知德字矣鲜,梁山(今四川梁平)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事迹见《明史·儒林传》。知德自乡举之后,即移居万县深山中,精思易理,历二十九年而成是书。其立说专取《系
十卷。明叶廷秀撰。叶廷秀字谦斋,濮州(今濮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启进士,崇祯中历南京户部主事。叶廷秀受业于刘宗周,为其高足。著有《西曹秋思》等,是集所辑诗话,半录前人旧文,半出己论。前有廷秀自序,称“
二十七卷。吴瓯编。吴瓯,生卒年不详,字伊贤,辽宁省辽阳市人。研治文字训诂之学。吴氏荟萃清代名家考订《说文解字》的稿本八种,用原书影印,题名《稷香馆丛书》。《说文疑》十二卷,原为清藏书家丁丙(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