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沧溟集

沧溟集

三十卷。《附录》一卷。明李攀龙(1514-1570)撰。李攀龙,字于鳞(一作子鳞),号沧溟,历城(今属山东省济南市)人。攀龙少孤家贫。稍长嗜诗歌,日读古书,里人共目为狂生。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历陕西提学副使。官至河南按察使。著有《沧溟集》《诗学事类》、《唐诗选》、《白雪楼诗集》、《古今诗删》、《诗文原始》等。攀龙才力富健,凌轹一时,与王世贞同为“后七子”首领。认为文自西汉、诗自盛唐以下,都无足观。倡导摹拟、复古。其诗多摹拟古人,古乐府割剥字句,诚不免剽窃之讥。诸体诗亦亮节较多、微情差少。散文粗率生硬,更有诘屈之词、涂饰之字。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暴露,较有艺术感染力。《沧溟集》初刻于隆庆年间,凡三十卷。其中诗十四卷,文十六卷。附录志、传、表、诔之文为一卷。集前有隆庆六年(1572年)张佳胤序,末有张履道后序。以后多次翻刻,有万历三年(1575年)胡来贡刻本;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吴用光刻本;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陈升刻本等,皆为三十卷本。此外,明万历二年(1574年)徐中行刻本,凡三十二卷;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对隆庆刻本的重修本,题名为《沧溟先生集》,凡三十一卷。《附录》一卷,《附录补遗》一卷。其实三十卷本、三十二卷本、三十一卷本,内容大致相同,并无多少差异。此书除《四库全书》本外,还被收入《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

猜你喜欢

  • 汉魏石经残字校录

    (民国二十三年山东图书馆排印本)。屈万里撰。此书由山东图书馆所藏原石,以今隶传录而成。共一百二十五石。其中已见于上虞罗振玉集录的有十四石。此外皆三家集拓之本所未见。开封关葆谦《字谱》也未录。可与阿维越

  • 隋史遗闻

    见《隋史遗文》。

  • 诗韵珠玑

    五卷。清余照撰。余照字春亭,江苏江都县人。自序云:幼有志学诗而才识疏浅,于昔贤昔承所辑集删修之韵书,未由研究精奥。间读四部书册,见有典核事类,截取骈字无戾书意者,辄手自抄录,颠倒载于韵脚之下;其字韵隐

  • 田间易学

    十二卷。清钱澄之(1612-1694)撰。澄之原名秉镫,字钦光,自号田间老人。安徽桐城人。家世学易,明诸生,又曾经问道于黄道周。初撰一书,名为《易见》,因其避兵于闽地,失掉原本,后追忆其意撰一编,名为

  • 天基圣节排当乐次

    一卷。宋周密撰。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自号泗水潜夫,工诗词。此书系陶宗仪从周密《武林旧事》中辑出。原书为追记南宋盛时京师(今杭州)的情况。天基圣节即万寿节。此书详细记载了理宗时期

  • 呆斋集

    四十五卷。明刘定之(1409-1469)撰。刘定之,字主静。永新(今属江西)人。正统元年(1436)进士,授编修,累官至礼部左侍郎,多所建白,卒谥文安。著有《宋论》、《呆斋集》、《易经图释》等。是集分

  • 东晋南北朝舆地表

    二十七卷。清徐文范撰。徐文范,江苏嘉定人。是书以年为经,以国为纬,考订东晋至隋时的舆地有关情况。其经年叙述十一卷,卷一至卷四,起晋元帝太兴四年(321)至晋恭帝元熙二年(420)、魏明元帝泰常五年(4

  • 说文商议残本

    一卷。清郑知同撰。郑氏生平著述,见《说文浅说》。是稿因郑氏之殁,残而未完,郑氏遗书因而未收。1928年,丁福保辑《说文解字诂林》,搜得抄本,刊入其中。仅存数十条,前后亦无序跋,只是摘录诸家说解商榷之,

  • 居士传

    五十六卷。清代知归子(生卒年不详)撰。知归子,是彭绍升亦称彭际清之法号。该书收集从后汉到清康熙年间在家奉佛的人士(男性)三百一十二人的传记,编成列传体裁的专传或合传五十五篇,成为记载历代居士比较完备的

  • 公羊穀梁春秋合编附注疏纂

    十二卷。明朱泰贞(详见《礼记意评》)撰。泰贞通《礼》经及《春秋》。该书前附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序》及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序》。作者认为《公羊》《穀梁》二传对孔子《春秋》的微言大义各有所阐发,如果能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