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海上花列传

海上花列传

又名《青楼宝鉴》、《海上青楼奇缘》。清韩邦庆(1856-1894)撰。韩邦庆字子云,号太仙,别署大一山人,江苏松江(今上海松江)人。自幼随父亲居于北京,后南归应科举,中秀才后多次考举人不第,一度曾在河南官府做过幕僚。作者长期旅居上海,也曾借居妓院,对上海同光年间的***、官僚、商人生活十分熟悉。与《申报》编辑钱忻伯、何桂笙等人友善,常为《申报》撰稿。自己曾编辑文艺半月刊《海上奇书》。《海上花列传》出版后不久即病逝,年仅三十九岁。留下的作品还有文言小说《太仙镘稿》等。《海上花列传》六十四回,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其为“清狭邪小说”的压卷之作。是一部以娼妓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品写农村青年赵朴斋和妹妹赵二宝来上海谋生,结果赵朴斋沉迷于青楼,不能自拔;二宝坠入风尘,沦为娼妓。书中还广泛描写了达官贵人、文人名士、商界买办、纨绔子弟、地痞流氓等人的狎妓生活以及***们的悲惨遭遇。内容虽以***生活为主,而旁及官场、商界,反映了日益殖民地化的大都市上海的社会风貌,有一定的批判现实的意义。但作者以欣赏的态度描写赵二宝的***生涯,削弱了作品的暴露作用。《海上花列传》在艺术上很有特色。全书的结构作者自谓是从《儒林外史》脱化而来,并使用了“穿插藏闪”的写作技巧,故事情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形成了合传体小说“一无雷同、一无矛盾、一无挂漏”的结构特征,较有可读性。人物描写细腻传神,个性鲜明,“平淡而自然”,(鲁迅语)绝少雷同。另一特色是小说完全用吴语写成,地方色彩浓郁,堪称方言文学的一部代表作。《海上花列传》首刊于自编的文艺半月刊《海上奇书》,共载三十四回,未完。后光绪二十年出单行本。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典耀整理本,并附有“海上花列传方言简释”,较为完善。

猜你喜欢

  • 唐子西集

    二十四卷。宋唐庚(1071-1121)撰。唐庚,字子西,眉州丹陵(今四川丹陵县)人。进士出身,为宗子博士。宰相张商英荐其才,除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他也被贬置惠州。后遇赦,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

  • 石遗室文集

    十二卷。《续集》一卷。《诗集》十卷。《补遗》一卷。《朱丝词》二卷。《诗续集》二卷。清陈衍(1856-1937)撰。陈衍字叔伊,号石遗。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

  • 圣朝名画评

    见《宋朝名画评》。

  • 重修襄垣县志

    ①十卷。清袁良修,杨彬、刘纂。袁良字万贞,号利亭。山东禹城县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四十二年(1703)任襄垣县知县。在任期,清廉自矢,爱民课士,惠恤有方,绅衿商民,会刻石记德,载入本志艺文

  • 易义致用说

    一卷。清秦东来撰。秦东来字旭堂。寿阳人。作者认为,专言理而最切于用者,当首推六十四卦之大象。因此书中于每卦之后都有一“以”字,即用的意思。使用这个用字的人,或者是先王大人,或者是后与士,而更多的是君子

  • 诗史

    ①十五卷,明顾正谊撰。正谊字仲方,号亭林,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松江县)人。顾正谊曾出仕为中书舍人,擅长山水画,且颇得元人精意,称为“华亭派”。著有《亭林集》、《顾氏丛书》。至于《诗史》一书,《四库全书

  • 绣余吟稿

    一卷。清孙瑞贞(生卒年不详)撰。孙瑞贞,字庆姑,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毕亮之妻,清代文学家。此书有同治二年(1862)双庆堂刊本,由其子毕嘉祯所编辑。书前有《孙孺人小传》,彭澹芳哀词,《贞烈记》,施宜

  • 剿闯通俗小说

    十回。题“西吴懒道人口授”,作者真实姓名不详,书成于明末。长篇小说,主要叙述明末李自成(闯王)起义事。开头略述明代万历间魏忠贤祸国事,引为明朝衰败根由。主要部分叙李自成起兵、攻陷北京、崇祯自缢而死、吴

  • 三难轩质正

    无卷数。明戴金(生卒年不详)撰。戴金字纯夫,濮阳(今属河南)人。正德九年(1514)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他认为,“力行”、“责己”、“克终”三者最难,故以“三难”为其轩名。又征集当时士大夫所赠的诗、

  • 敦煌写本校春秋正义衔名

    一卷。无名氏撰。原卷存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编目为3311号。首题永徽四年(653)二月二十四日,当为初唐旧物。唐代学者孔颖达等撰《五经正义》,其中《春秋正义》三十六卷。《校春秋正义衔名》就是收录奉命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