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清秘藏

清秘藏

二卷。明张应文(生卒年不详)撰,其子张谦德润色之。张应文,字茂实,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号彝甫,又号被褐先生,明万历监生。因科场失意,乃转志于书画、菊兰。张应文博综古今,与王世贞相善,后自家乡徙居长洲,搜讨古今法书名画,著有《张氏藏书》、《清秘藏》等。张谦德即作《清河书画舫》及《真迹日录》的张丑,后改名为张谦德。此书分上下二卷,杂论古玩赏鉴等物,书名《清秘藏》,王稚登序中称取自倪瓒清秘阁之意。上卷分二十门,下卷分十门,其体例略如《洞天清录》,其文则多采前人旧论。如“铜剑”一条,本江淹铜剑赞之类,等等,而于所采,皆不注出处,不出明人著书之习气。其中所列香名,多引佛经;所列奇宝,多引自小说,颇参以子虚乌有之谈,亦不为典据。但其对于一切器玩,皆辨别其真伪,品第甲乙,以及收藏、装裱之类,一一言之甚详,颇有可采之处。卷末记所蓄所见一条,称其所蓄法书惟宋高宗行书一卷,苏子瞻诗草和元赵子昂的《归田赋》。所蓄名画只有唐周昉的《戏婴图》、宋人《罗汉》八幅,《画苑杂迹》一册、元倪云林《小景》一幅而已。而其子张丑即张谦德作《清河书画舫》所列于张应文名下之书、画真迹有三十一种,大概是为夸饰其富而为,不足为信。此书有《知不足斋》本,原附张谦德《真迹日录》之后。另有《藏修堂丛书》本、《翠琅舫馆丛书》本、《美术丛书》本以及明钞本、《四库全书》本等。后人曾将此书析为三卷,改题《筠轩清秘藏》,托名董其昌撰。

猜你喜欢

  • 泰山志

    三十卷。清金棨撰。金棨,字戟门,安徽休宁人。旧志泰山者甚多。明朝汪子卿有《泰山志》。后查志隆重修《岱史》,宋涛撰《泰山纪事》,萧协中有《泰山小史》,清朝林杭学则有《泰山辑瑞集》。金棨以旧志皆有不足,因

  • 论学绪言

    六卷。明邹士元(生卒年不详)撰。邹士元,字志尹,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生平事迹不详。书首有邹元标序。其论学大至以陈献章、王守仁为宗,而立论多坠于虚无。如其与欧南野书中云:“未发已发,分不得先后,时

  • 岛夷志略

    二卷。元汪大渊撰。大渊字焕章,江西南昌人。他“当冠年尝两附舶东、西洋,所遇辄采录其山川风土物产之诡异,居室饮食衣服之好尚,与夫贸易赉用之所宜,非其亲见不书,则信乎其可征也”。(张翥《〈岛夷志略〉序》)

  • 文敏遗集

    三卷。明李国(约1628年前后在世)撰。李国,字元治、号绩溪,河北高阳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官至中极殿大学士。事迹附见《明史》李标传。其著有《国遗文》,明时佚于兵祸中。此集为清

  • 芸香斋韵法新谱

    一卷。清田万选撰。万选字一青,山西阳城人。是书于古今切字调声之法,约繁就简,减三十六字母为二十母,立韵二十八类。以字母为经、以韵为纬、立复读韵调声指掌二图,一掌以辨二十母、一掌以辨四声,盖经以读韵而立

  • 墙东杂著

    一卷。清王汝骧(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汝骧,字云衢。江苏金坛人。由贡生官通江知县。此编乃所作古文,全集文共二十一篇。前六篇皆经说,后十五篇皆史评。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介绍。

  • 茂陵秋雨词

    四卷。清王锡振(生卒年不详,约清道、同间人)撰。锡振字定父,一字少鹤,自号龙壁山人,马平(今属广西)人。官通政使。著有《龙壁山房诗抄》等。词集《茂陵秋雨词》,共辑一百六十余首。始编于清咸丰九年(189

  • 高宗系年要录

    即《建资以来系年要录》。

  • 粤中偶记

    一卷。明末清初人华复蠡撰。华复蠡,江苏无锡人,生卒年月不详。明末曾官广东临高县知县,罢官后流寓两粤。《粤中偶记》即记其居粤时事。书中首述顺治元年(1644)其抵临高任,遇黎民变乱破城,遂遭罢官,旋抵肇

  • 金台集

    二卷。元乃贤(1310-?)撰。贤另著有《河溯访古记》。此集为卮素所编,前有欧阳玄、李好文、贡师泰三人序。又有黄溍题词。末有揭傒斯跋。共收诗二百余首,多为应酬之作。晚年虽内登翰林,外参戎幕,但仕进非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