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瓮牖闲评

瓮牖闲评

八卷。南宋袁文(生卒年不详)撰。袁文字质甫,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平事迹不详。据其子袁燮《絜斋集》所作袁文墓志表,知袁文“幼喜读书,不汲汲于科名,唯务勤学”,杂拾经史诗文,加以评论,撰成此书。原书散佚,今传本仅四百余则,分论经、论史、论天文、论地理、论人事、论小学、论诗词、论书画、论饮食、论衣服、论器用、论宫室、论释道、论技术、论物产等,内容十分广泛。此书专以考订为主,于经史皆有辨论,条析同异,多所发明。音韵之学,亦多精审,凡偏旁点画、反切训诂,皆能剖析至微,深刻明了。所载典故事实,亦首尾完具,多为他书所未备。征引繁多,不免小有误舛,如谓《汉书》叙传称袁盎为子丝,疑传中字“丝”为脱文,不知叙传以四言为句,故加子字以成文,如《史记·项羽本纪》称字羽,而自叙亦作子羽;又谓古人“日暮倚修竹,佳人殊未来”,所称佳人乃贤人,实际上,“日暮倚修竹”乃杜甫“佳人”诗,云非妇人已谬,“佳人殊未来”乃江淹拟休上人怨别诗,合为一篇,亦为不妥。书中所记又不知腹犹果然出《庄子》;不知鼠姑为牡丹;不知屠蒯、杜蒯乃声之转,如包胥之为勃苏,等等,亦小有失误。但全书大体考证精核,论述得体,《四书全书总目》谓其书“实考据家之善本”,足资参考。此书成书后,不知何时刻版,在宋代已罕见流传,明代即已佚失,《宋史·艺文志》、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等均未著录,只有《永乐大典》按各韵散录一部分,不题撰人。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各韵中抄出,重加厘订排比,分为八卷。大体恢复原书之貌。今传本尚有《武英殿聚珍版书》、《清芬堂丛书》、《励志斋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李伟国重新点校本,与《考古质疑》合为一书。是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青楼韵语

    四卷。明张梦徵辑。张梦徵,号六观居士。生平不详。此书广收历代***诗词汇为一编。其中有晋代一人,南齐一人,梁代一人,隋代一人,唐代三十四人,宋代二十五人,元代十人,明代一百一十四人,共一百八十人,作品五

  • 律吕新书衍义

    一卷。清吕夏音(生卒年不详)撰。吕夏音字大昭,新昌人,雍正年间举人。是书取材于蔡元定之《律吕新书》,并加以推阐。书中有五说六图,图后又附有论述和歌诀。他论律吕相生的次序,和蔡元定颇有出入。他自诩为发古

  • 惜抱轩笔记

    八卷。清姚鼐(1732-1815)撰。姚鼐字姬传,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轩先生,安徽省桐城县人。乾隆进士,历官刑部郎中,入四库全书馆为纂修官。后乞养南归,历主江宁、扬州等地书院达四十年。受业于刘大槐,博

  • 洪范五行传

    三卷。清陈寿祺撰。本书之“传”全录《汉书·五行志》,而引《尚书》、《毛诗》、《公羊传疏》、《南齐书》、《隋书》、《唐书》各部史书的《五行志》以及萧吉的《五行大义》、《开元占经》释湛然的《辅行记》、《初

  • 砚北杂录

    无卷数。清黄叔琳(1672-1756)编。黄叔琳字宏献,号昆圃,顺天宛平(今北京大兴县)人。康熙进士,在京任职多年,累官詹事府詹事。1709年出任山东学政,极力改进地方教育,修复济南“白雪书院”及青州

  • 古文集成前集

    七十八卷。旧本题庐陵王霆震、亨福编。王霆震、亨福的生卒与履迹均不详。亦不著时代。观其标识名字,魏征作魏证,而宋人奏议于朝廷国家诸字皆空一格,盖南宋书肆本。卷端题新刊诸儒评点字。凡吕祖谦之《古文关键》,

  • 古今彝语

    十二卷。明汪应蛟编辑。应蛟,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人。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生卒年不详。著有《中铨》、《病吟草》等。《古今彝语》杂录史文,上自唐虞,下迄于元代,范围极广,漫无义

  • 竹书纪年补证

    四卷。清林春溥(1775-1862)撰。春溥字立源,号鉴塘,福建福州人,一说闽县人。嘉庆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编修、教习庶吉士、文渊阁校理等。后讲学于南浦、鹅湖、鳌峰十九年,对儒家经典著作和中国古

  • 春秋毛氏传

    三十六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先儒之说《春秋》,主要在阐发义例,宋张大亨《春秋五礼例宗》始以五礼总贯《春秋》之事,元吴澄《春秋纂言总例》因之,然皆为草创,粗具梗概而已。此书即采二书之体例,分

  • 黄白镜

    一卷、续黄白镜 一卷。明李文烛(生卒年不详)撰。李文烛,字晦卿,自号梦觉道人,丹徒(今属江苏省丹徒县)人。撰有《黄白镜》、《续黄白镜》各一卷。古来修丹者,常以黄金白银比喻丹药之宝贵。又以其颜色比喻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