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石遗室诗话

石遗室诗话

三十二卷。清陈衍(1856-1937)撰。陈衍,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闽侯)人。近代文学家。光绪举人,任学部主事。曾为张之洞幕客。著有《石遗室诗集》、《石遗室文集》。辑有《近代诗钞》、《辽诗纪事》、《金诗纪事》、《元诗纪事》等。作者数十年来多说诗,意有所得。是书为辛亥革命后所作,是“同光体”诗派的主要评论著作。卷首有陈衍《自序》。其第一则称,此诗话是受郑孝胥和沈曾植怂恿而为,与《自序》内容相当。第二则叙述了道光、咸丰以来宋诗运动的兴起及其影响。第三则意在说明“同光体”的由来,属于综论。作者认为,清诗自道光以后略分为两大派,一派为“清苍幽峭”,一派为“生涩奥衍”。“清苍幽峭”派上由古诗十九首为源,由苏武、李陵、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贾岛、姚合以降,经宋人陈师道等、元人范椁等、明人钟惺等而承入清代。清人则有陈奂、魏源、郑孝胥接续。特点为“洗炼而熔铸之,体会渊微,出以精思健笔”。“生涩奥衍”派起自《急就章》,下有韩愈、孟郊、樊宗师、卢仝、李贺、黄庭坚。晚清则有郑珍、莫友芝、沈曾植、陈三立相连续。其特点是“语必惊人,字忌习见”。是书顺序论述了近代沈曾植、郑孝胥、林旭、陈三立、易顺鼎、叶大庄,陈木庵、杨曾荦、江瀚、丁惠康、陈增寿、沈瑜庆、林纾、秦树声、王乃征、俞明震等诗人。故而影响很大。有民国十八年(1929)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猜你喜欢

  • 管子义证

    八卷。清洪颐煊(1765-?)撰。洪颐煊,字旌贤、筠轩,号倦舫老人。浙江临海人。顺治十二年(1655年)中进士。洪颐煊精研经训,熟悉子史,做过大量的古籍整理工作,著有《礼经宫室答问》等许多著作。当时洪

  • 代言录

    一卷。明杨士奇撰。杨士奇(1365-1444),明江西泰和人。名寓,号东里,以字行。早孤力学,授徒自给。建文(1399-1402)初,召入翰林院充编纂官,修《太祖实录》,寻试吏部第一。永乐(1403-

  • 论语新目

    二卷。清裴希纯撰。希纯字敬斋,河南偃师(今河南偃师)人。乾隆二十年(1762)恩贡生。希纯能文章,诗尤纵横诙谲,谣佚野谚,无不收罗。著有《易笺》十卷、《别一洞诗话》一卷、《周易溪提二礼会元》若干卷,都

  • 读韩诗外传

    一卷。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俞樾是清末著名学者,治经、子、小学、宗法王念孙父子,大要在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并分析其

  • 品花宝鉴

    清陈森(1797-1870)撰。陈森字少逸,号采玉山人,又号石函氏,毗陵(今江苏常州)人。他平生酷爱古文诗赋,科举屡试不第,久寓北京。诗文未传,除本书外,早年客居都中时,曾写过一部《梅花梦》传奇。《品

  • 墙东杂著

    一卷。清王汝骧(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汝骧,字云衢。江苏金坛人。由贡生官通江知县。此编乃所作古文,全集文共二十一篇。前六篇皆经说,后十五篇皆史评。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介绍。

  • 清端集

    八卷。清陈瑸(1656-1718)。陈瑸,海康(今广东省海康县)人,字文焕,号眉川,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浙闽总督。陈瑸为官清廉卓绝,康熙皇帝对他有“苦行老僧”之誉。陈瑸曾说“贪取一钱,即与百

  • 续困勉录

    六卷。清陆陇其撰。陇其详《古文尚书考》条。作者曾撰《困勉录》(已著录),分学、问、思、辨、行五类,此续录则专门诠解四书,有《大学》一卷,《中庸》一卷,《论语》二卷,《孟子》二卷,对时人评语多有采录。《

  • 赵氏图书馆藏书目录

    五卷,补遗一卷,附二卷。赵诒琛撰。赵诒琛,生平不详。此系江苏昆山县正义镇赵氏义庄图书馆藏书目,按四部编排,每部一卷,类目参考《四库》及《书目答问》而定。各书著录书名、卷数、册数、撰者、版本,附赠送者姓

  • 壁山县志

    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寇用平修,卢有徽纂。寇用平,字扩圆,滇南人,太学生,同治三年(1864)任壁山县知县。卢有徽,邑人,举人,曾以孝廉出宰怀安,通于治理。《壁山县志》同治四年(1865)刻本。为十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