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笔算

笔算

五卷。清梅文鼎(详见《历算全书》)撰。这是我国第一部自著的笔算著作,写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梅文鼎在李之藻编绎的《同文算指》所传授的四则算法基础之上,将数字运算式一律由横写改为竖写。在自序中他说:“旁行者西国之书也。天方国字自右而左,欧罗巴字自左而右,皆横列为行,彼中文字尽然也。彼之文字既横,故笔算亦横,取其便于用耳,非求异于我也。我之文字既直,故笔算宜直,亦取其便于用耳,非矜胜于彼也。”在“发凡”中他指出:“笔算易横为直以便中土,盖直下而书者中土圣人之旧而吾人所习也,与筹算易直为横,其理正同。”《笔算》有一部分内容取自《同文算指》,也有梅文鼎的独立见解。所论内容比较浅显,有算术四则、分数、比例、小数和开平立方等笔算。其中加减法算草除竖写外,均与今相同。他的乘法算草略繁于《同文算指》,乘数称为法,被乘数称为实,它的个位用一个“根”字注明,其作用是定位。这种记法虽与小数点的意义不同,但起小数点的作用。梅文鼎的乘法运算与程大位《算法统宗》的“铺地锦”完全一样,只是未画出格子。梅文鼎改变了《同文算指》中的笔算除法,使之更为简捷。例如“经商获利二千两,原本三千二百两,已经四年,问每年每两之息。”他先以“四乘原本”,以此为除数,一次除之,得商一钱五分六厘二毫半。在书中他发现“法实在乘法可以互用”规律,即乘法交换律,并提出乘法可用除法验算,反之亦然。《笔算》卷三“异乘同除”详述四率比例及其应用。卷四“通分”为分数及小数的四则运算方法。卷五“开方”分别叙述开平方、开带从平方、开立方法。附录《方田通法》及《古算器考》两篇短文。《方田通考》为化田地面积方步数为亩数的捷法,著于1664的。《古算器考》是考证性文章,他说:“今有笔算,遂以珠盘为古。不知古用筹策,故曰‘持筹’,其用珠盘起于元末明初,制度简妙,天下习用之而遂忘古法,故为之考。”《笔算》不足之处是把西方较先进的阿拉伯数码字改为中国的数目字,且改横行为直行书写,计算多有不便。但作为普及性著作,《笔算》问世才真正在我国普及了笔算,并为中算界承认。《笔算》版本有1706年金世杨上谷刊本,现藏浙江省图书馆;《梅氏历算全书》本;《梅氏氏丛书辑要》本;1835年刘氏刊《青照楼丛书》二编本;《中西算学汇通》本。

猜你喜欢

  • 续词余丛话

    三卷。清杨恩寿(详见《词余丛话》)撰。此书与《词余丛话》体例相同。卷一为“原律续”,卷二为“原文续”,卷三为“原事续”,分别谈声律、评曲文、记本事及掌故。所举撰者、曲名,有“曲录”未备者,但考核不详。

  • 老子注

    ①二卷。汉河上公注。河上公,汉代人,姓名、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老子注》,又称《老子道德经》、《道德真经注》。先秦诸子研究《老子》一书的史料今存甚少,《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中还可散见残文。

  • 春秋五礼例宗

    七卷。宋张大亨(生卒不详)撰。张大亨字嘉父,湖州(治今浙江吴兴)人,宋代经学家。神宗元丰进士,官至司勋员外郎、直秘阁,卒于南宋初年。张大亨自称“少闻《春秋》于赵郡和仲先生”,和仲即苏轼。大亨之学亦以《

  • 清代闺阁诗人征略

    十卷。《补遗》一卷。清施淑仪撰。施淑仪,生卒年不详,字学诗,江苏崇明人,蔡日曦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民国十年(1921)商务印书馆排印本。是为清代女诗人所写的传记集,书前有易顺鼎民国九年(1920)所

  • 诗集传名物钞

    八卷。元许谦(生卒年不详)撰。许谦字益之,号白云先生,金华(今属浙江)人。幼孤力学,受业于元代名儒金履祥,为宋王柏再传弟子。终身不仕,晚年至诚讲学,从游者达千人之多。著述除《诗集传名物钞》外,还有《读

  • 书经详说

    无卷数。清冉觐祖(详见《易经详说》)撰。《书经详说》恪守宋学,主蔡沈集传。虽亦常引孔安国注、孔颖达疏以及宋元以下诸儒之说,其目的则仅仅在于解释、证明蔡传,偶有与蔡传不同者,虽引之必一一加以注明。故其书

  • 王文靖集

    二十四卷。附录一卷。清王熙(1678-1703)撰。王熙,字子雍、胥庭,号慕斋、瞿庵。直隶宛平(今属北京)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曾官任礼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等。身在朝廷,却喜交名士,好作诗文。

  • 澹斋集

    十八卷。宋李流谦(1123-1176)撰。李流谦字无变,汉州德阳(今四川德阳市)人。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任期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潼州府事。

  • 汴京遗迹志

    二十四卷,明李濂(1489-1566)撰。李濂,字川父,明代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正德八年(1513)举乡试第一,次年举进士,授沔阳州知州。后任山西按察司佥事间,提学缺额,就兼理其事。嘉靖五年(152

  • 岁时广记

    四十卷。陈元靓撰。陈元靓,约当南宋理宗时人。该书卷首为图说一卷,卷末为总载一卷,正文四十卷。春、夏、秋、冬各为一卷,元旦分上、中、下各一卷,立春一卷,人日一卷,上元分上、中、下各一卷,正月晦日、中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