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卷。清沈叔撰。沈叔,生卒年不详,字和甫,江苏常熟人。一生致力经学研究,所得甚少。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是一本汇释群经音义的专书,采汉魏六朝音切二百三十余家,又兼载诸儒训诂之异同。宋人将《经典释文》散
十八卷,首一卷。清杨芊纂修,张登高续纂修。杨芊,曾任易州知州。张登高,字见远,江西鄱阳人。乾隆六年(1741),杨芊任易州知州,四处搜寻史料,成志稿一部。乾隆九年(1744)张登高任易州知州后,继续纂
一卷。清刘光蕡(生卒年不详)撰。光蕡,字焕堂,号古愚,咸阳(今陕西咸阳县)人。光绪(1899)举人。幼孤贫,弱冠,避回汉之争于醴泉兴平,为人磨麦鬻饼求食,而读书不倦,淡于仕进,喜治经学,且以为经学应归
十八卷。明戚继光(1528-1587)撰。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世袭登州(今山东蓬莱)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官指挥使,署大宁(今河北保定)都司,有操行。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
一卷。明林允昌(生卒年不详)撰。林允昌字为磐,号素庵,晋江(今属福建)人。天启进士,官至吏部郎中。著有《易史象解》等书。此书仿《孝经》分十八章,篇末引诗亦仿《孝经》之体。所言多为旧论,没有新义。《四库
一卷。清戴天恩撰。戴天恩字福承,萧山人。此书成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从太极到八卦变为六十四卦,共有十五个图,而各图后均有说。卷末为象说、字义、统义三篇。其所图所说都是前人已有,所附三论也没有什么
十六卷。清成亲王永瑆书,钱泳刻。永瑆生平见《诒晋斋法书》。钱泳生平见《诒晋斋法书》。嘉庆十二年钱泳摹刻永瑆书四卷,名为“巾箱帖”;嘉庆十六年增刻四卷,名为“集锦帖”,嘉庆十七年三月又增刻四卷,名为“藏
十卷。清谭文光(生卒年仕履不详)撰。《心镜编》是谭文光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收辑前言往行可为法戒者,故以心镜为书名。全书共分一、敦伦,二、修身,三、勤学,四、积德,五、治家,六、居官,七、涉世,八、爱物
二十四卷。《词》九卷。清张埙(约1780前后在世)撰。生卒年未详。张埙字商言,号瘦铜。江苏吴县人。乾隆三十年(1765)举人。官内阁中书。此编聚其生平之诗,随所游历,各为一集。凡《南海集》二卷、《西征
六卷。续补一卷。清李容撰。李容字中孚,厔(今陕西周至县)人,别号二曲。生卒年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以年老而罢。有《二曲集》、《反身录》。李容宗于王阳明之学,为文亦力阐王氏良知之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