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营山县志

营山县志

三十卷,清翁道均修,熊毓藩等纂。翁道均,曾任营山县知县。营山县有志始于康熙四十年(1701),为县令张玉麟所修。乾隆九年(1744)县令李溶、四十五年(1780)县令王绂疆先后续修。嘉庆十七年(1812)大吏奏修通志,檄调各郡邑志,县令蒋予藩复遵省局条例,别其门类,纂成志一部。翁道均任县令后,以蒋志失之过繁,重加厘正付梓。光绪年间,经邑绅重审,附以补遗,萃为斯帙。《营山县志》同治九年(1870)刻本。共三十卷,分为:卷一,天文。卷二至卷十,舆地。卷十一至卷十五,食货。卷十六至卷十七,学校。卷十八,武备。卷十九至卷二十,职官。卷二十一,选举。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六,人物。卷二十七,杂类。卷二十八至卷三十,艺文。此志凡例谓户口、田赋、盐茶,旧志溯及前明,颇为详备,但无关时政,徒滋繁芜,概行割去。鉴古而所以知今,没有沿革源流,无从斟酌损益。其颟顸寡识,令人吃惊。综观全书,文笔平庸,罔合体要。唯艺文三卷,所收之说,于蜀邑志中实不多见。尚有光绪十五年(1889)刘棫等增刻本。

猜你喜欢

  • 夜灯管测

    二卷。明沈恺(生卒年不详)撰。沈恺,字舜臣,号凤峰,南直隶华亭(今上海市)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右参政。忤朝贵乞归,家居杜门著书,与世无争。作文章颇尚古雅。著有《夜灯管测》、《环

  • 明书画史

    三卷。明刘璋撰。刘璋字珪甫,嘉定(今四川乐山一带)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成于明代正德十年(1515)。此书名为书画史,实则是明代能书善画人的总汇,收洪武至正德共三百七十余人,后又附五代、宋、金等朝

  • 江山县志

    ①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宋成绥修,陆飞纂。宋成绥,曾任江山县知县。陆飞字解元,仁和(今杭州)人,举人。此志为乾隆四十一年(1776)刻本。江山,明有正德、嘉靖、天启三志,清康熙辛已修二次。康熙旧志

  • 论学

    二卷。清代李塨《1657-1733)撰。此书摘录作者与朋友之间答问辨论的内容,来进一步阐发自己“为学”的宗旨,并补充作者所撰《大学辨业》、《圣经学规纂》所“意未尽”的内容。其宗旨仍是“大学”之道,“明

  • 平望志

    十八卷,首一卷。清翁广平纂。平望,今隶吴江县,居苏、浙之要冲,人物殷繁,财富骈委。此志卷首为宸翰、凡例、旧序、图;卷一沿革、星域、形胜、景物水、泉、乡都、图圩、土产;卷二街坊、塘路、桥梁、宫舍;卷三义

  • 洛书甄曜度

    不分卷。清黄奭辑。此书最早辑本为明末孙珏所辑,载《古微书》中,只二则。黄氏所辑较孙氏多三十余条,其中《开元占经》二十六条、《清河邵本》五条、《后汉书·王符传》一条。但其中有些以郑玄注之注释推断,并非《

  • 河图洛书考

    无卷数。清王崧撰。王崧字伯高,号乐山,云南浪穹人。嘉庆进士,曾官山西武乡县知县。作者认为唐以前说易诸家所言河图洛书多为空言立说,毫无根据,而宋儒作河图二式,并列于经传,但不知从何处所得。此书据《东都事

  • 词余讲义

    一卷。吴梅(1884-1939)撰。吴梅,字瞿安,一字灵,晚号霜崖。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早年屡试不中,转而致力于诗、古文、词及古乐曲。先后在东吴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光华大学、中央大学

  • 三礼通释

    清林昌彝撰。林昌彝字惠常,号芗溪,侯官人,道光年间举人,生卒年不详。咸丰年间将此书呈献给朝庭,钦赐教授,此书分一千二百门,释义二百三十卷,图解五十卷。以“天文”开始以“丧服”终结。附有帝谕及礼部奏议、

  • 禹贡图说

    一卷。明郑晓(1499~1566)撰。晓字窒甫,号淡泉翁,谥端简。海盐(今属浙江省)人。明代著名学者。嘉靖二年(1523)举进士,授职方主事。稍迁太仆丞,历南京太常卿,召拜刑部右侍郎。俄改兵部,兼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