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西昆酬唱集

西昆酬唱集

二卷。宋杨亿(974-1020)编。杨亿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杨亿七岁能文,十一岁诏送阙下试诗赋,受宋太宗及大臣宠爱。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试翰林,赐进士。宋真宗即位,超拜左正言,参与编纂《太宗实录》。天禧四年(1020),真宗得风疾,刘太后干预朝政。寇准谋立太子,废刘氏。杨亿与谋,并草诏书。杨亿泄事与妻弟张演。致使丁谓谋杀周怀政,并召杨亿。杨亿恐惧。十二月卒,赠礼部尚书,谥文。景德二年(1005),杨亿等人奉命编《册府元龟》。修书之余,诸人写诗唱和,由杨亿编纂成集。是集收杨亿及刘筠、钱惟演、李宗谔、陈越、李维、刘骘、刁衍、任随、张咏、钱惟济、丁谓、舒雅、晁迥、崔遵度、薛、刘秉十七人之诗,而杨亿序乃称属而和者十有五人。岂以钱、刘为主,而亿与李宗谔以下为十五人。诗皆近体,上卷共一百二十三首,下卷共一百二十五首。而杨亿序称二百五十首。不知何时佚二首。其诗宗法唐李商隐,词取妍华而不乏兴象。效之者渐失本真,惟工组织,于是有优伶挦扯之戏。石介至作《怪说》以刺之,而祥符中遂下诏禁文体浮艳。然介之说,苏轼尝辩之。真宗之诏,缘于《宣曲》一诗有“取酒临邛”之句。陆游《渭南集》有《西昆诗》跋,言其始末甚详,初不缘文体而发。其后欧、梅继作,坡、谷迭起,而杨、刘之派遂不绝如线。要其取材博赡,练句精整,非学有根柢,亦不能熔铸变化,自名一家。固亦未可轻诋。《后村诗话》云:《西昆酬唱集》对偶字面虽工,而佳句可录者殊少,故为欧公之所厌。又一条云:“君仅以诗寄欧公,公答云:‘先朝刘、杨,风采耸动天下,至今使人倾想’”。岂公特恶其碑版奏疏,其诗之精工稳切者自不可废?二说自相矛盾,平心而论,要以后说为公。其书自明代以来,世罕流布。毛奇龄初得旧本于江宁,徐乾学为之刻版。以剞劂未工,不甚摹印。康熙四十七年(1708),长洲(今江苏苏州)朱俊升又重镌之。前有江苏常熟冯武序。冯舒、冯班本主西昆一派,故于此书极其推崇。然武谓元和、大和之际,李义山杰起中原,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皆以格调清拔,才藻优裕,为西昆三十六体,无西昆字。杨亿序此集,称取玉山策府之名,题曰《西昆酬唱集》。则三十六与西昆各为一事。武乃合而一之,实误。有《四库全书》本,中华书局(1980)王仲荦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清周桢、王图炜校注本。齐鲁书社(1986)郑时笺注本(全二册)。

猜你喜欢

  • 十家易象集说

    九十卷。清吴鼎撰。此编采用宋朝俞琰,元朝龙仁夫、吴澄、胡一桂,明朝来知德、钱一本、唐鹤徵、高攀龙、郝敬、何楷十家之说。其论辨去取,别为附录十卷。可能是认为汉、唐旧说略备于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宋儒新义

  • 丙辰日记

    一卷。清末民初王国维(见《刘祁北使记校注》)撰。该书所记起自丙辰年(1916年)元旦,止于该年三月初一,前后不足六十日。全文凡二万余言。记其居上海时学术及道友往来情况。现存稿本。后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

  • 春秋诗话

    五卷。清劳孝舆撰。劳孝舆,字巨峰,一字阮斋,南海(今广东佛山)人,生卒年均不详。为“惠门八子”之一。雍正十三年(1735)拔贡。官至贵州知县,历知龙泉县,龙泉人为纪念他,建立劳公书院。才气豪放,学问赡

  • 硖川诗钞

    二十卷。词钞一卷。清曹宗载辑。曹宗载字桐石,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生卒年失考。曾以乡贡进士举孝廉方正,累征不就。著有《东山楼诗集》。硖川于海昌(今浙江海宁),地处一隅。在昔,吴芑君曾有《硖川诗略》之选

  • 逍遥园集

    二十卷。明穆文熙(约1575年前后在世)撰。穆文熙,字敬止,山东东明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吏部员外郎。著有《七雄策纂》。是集为南师仲所编。凡二十卷。其中诗十卷,文十卷。《明史

  • 赵浚谷集

    十六卷。明赵时春(1509-1567)撰。赵时春,字景仁,号浚谷。平凉(今属甘肃)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选庶吉士,历兵部主事、右佥都御史。著有《平凉府志》、《浚谷集》。是集凡十六卷,其中文十卷

  • 种竹斋闺秀联珠集

    四卷。清王琼编。王琼生卒年不详,字碧云,晚年号爱兰老人,江苏丹徒人(今镇江),王豫之妹,清代文学家。著有《爱兰轩集》、《爱兰诗话》、《爱兰书屋正续集》五卷、《曲江亭唱和集》一卷、《同音集》二卷。王琼与

  • 东阳历代诗

    九卷。清董肇勋(生卒年不详)编纂。董肇勋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人,约清初康熙、乾隆时在世。曾在浙江东阳做过地方官。作者曾在东阳居久,“窃见风诗一脉犹存岘山画水间”,且欲使“一邑风雅之遗征长存”,于是广搜

  • 楚骚绮语

    六卷。明张之象(生卒年不详)编。张之象著有《太史史例》。本书摘录楚词中的字句编辑而成。同时,又杂录二十五赋,又不著明其出自何篇。

  • 子渊诗集

    六卷。元张仲深撰。集散见于《永乐大典》中,未署名。《文渊阁书目》载其集,亦不著撰者姓氏。据考为张仲深撰。仲深字子渊。生卒年不详。庆元(今属浙江)人。集久不传。《四库全书》本自《永乐大典》辑出。分体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