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训俗遗规

训俗遗规

五卷。清陈宏谋(1696-1771)撰。陈宏谋字汝咨,号榕门,广西临桂人。雍正进士,1724年致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1733年擢为云南布政使,任职达四年之久。1738年又授天津分巡河道兼河间知府,任职期间,他疏浚河流航道,修筑道路,从事慈善事业。他先后担任过江西、陕西、湖北、河南、福建、湖南、江苏等省巡抚,1758年又被提升为两广总督,1767年授大学士。他提倡兴修农田水利,植树养蚕,设义学办教育,均有成效。令苗民就学,刻《孝经》、《小学》,辑《纲鉴》、《大学衍义》分布各属,至此,边疆少数民族多能读书取科第。陈宏谋辑有五部论道德和教育的著作,合称《五种遗规》。即有关社会生活的《训俗遗规》五卷,有关教育少年的《养正遗规》四卷,有关教育子女的《教女遗规》三卷和《从政遗规》两卷以及有关官箴的《在官法戒录》四卷。著有《陈榕门先生遗书》、《女训约言》一卷、《湖南通志》、《手札节要》三卷、《课士直解》七卷等。《训俗遗规》即《五种遗规》中一种,集古今名言,人人易晓者,辑成四卷。后无锡华希闵重刻,又以邵宝手帖,顾宪成示儿帖,高攀龙《家训》及清张英的《聪训斋语》,及其先人所著《家劝》,共为一编,而成五卷。《训俗遗规》收入《五种遗规》,《五种遗规》有清乾隆八年(1743)南昌李安民刊本、同治七年(1868)金陵书局刊本、清光绪十九年(1893)上海洋布公所振华堂刊本、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浙江书局刊本、《四部备要》本。

猜你喜欢

  • 女昆仑

    清裘琏(1644-1729)撰。裘琏,字殷玉,又字村,号废莪子,浙江慈溪人。少孤,年未壮,著作已等身。康熙五十四年(1715)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时裘琏年逾七旬,遂乞归,以山水自娱,著作日富。康熙二

  • 女教书

    四卷。元许熙载(生卒年不详)撰。许熙载字献臣,彰德相州(今河南安阳)人。中书参知政事许有壬之父,其余生平事迹不详。此书主要集录经书及古代儒学大师有关于女教之言论而成,全书共分内训、婚礼、妇道、母仪、孝

  • 舫庐文存

    五卷。首一卷。清张寿荣(生卒年不详。)撰。张寿荣字鞠龄,镇海(今浙江宁波)人,同治举人。张寿荣始学于定海黄薇香先生门下,其学自辟境界,学习训诂音韵之学,前后近十载。又致力于宋人义理学说。著有《舫庐文存

  • 雅雨堂诗集

    二卷。清卢见曾(生平详见《雅雨堂文集》)撰。该集是其曾孙卢枢所编刻,并作跋介绍说,雅雨公亲手自著诗八卷,文十余卷,只有《塞外诗》(又称《出塞集》)一卷先刊行,其余虽编定,均毁于火,因而当时所传仅有《出

  • 易发

    八卷。明董说撰。董说字雨若,湖州(今浙江湖州市)人。黄道周的弟子。后来出家做和尚,取名南潜。他论《易》,专主数学,兼吸取焦、京、陈、邵之法,相互参考,并且以己意加以推衍阐发。根柢是黄氏的《易洞玑》。研

  • 明儒林录

    十九卷。清张恒撰。张恒字北山,松江(今属上海)人。生卒年不详。与朱彝尊为表兄弟,但二人志向颇异,彝尊志在稽古,张恒则志在讲学。本书记载明代两浙地区诸儒言行。《四库提要》称其所载未为详备,而附采语录之类

  • 乐府诗集

    一百卷。宋郭茂倩(生卒年不详)撰。据《系年要录》载郭茂倩为侍读学士郭褒之孙,源中之子。本浑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此本题曰山西太原,盖署郡望之故。此集总括历代乐府,上起陶唐,下迄五代。共郊庙歌词十二卷

  • 梁武帝演义

    见《梁武帝西来演义》。

  • 盛世刍荛

    五卷。法国人冯秉正(?-1748)著。秉正字端友,耶稣会士。康熙四十二年(1703)入中国,后不久与雷孝思等人测绘河南、浙江、福建等省及台湾岛地图,五十三年(1714)图成。后留内庭供职。秉正精习满文

  • 王氏六书存微

    八卷。近代王闿运(1833-1916)撰。陈兆奎(生卒年不详)辑存。喻谦(生卒年不详)述微。闿运字壬秋,湖南湘潭人。咸丰举人。讲学于四川、湖南、江西等地。清末,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