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经六帖

诗经六帖

十四卷。明徐光启(1562-1633)撰。清范方重订。光启明代科学家、政治家。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今上海市)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从意大利人天主教耶苏会传教士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等,尽其术。译著《几何原本》、《泰西水法》、《测量法义》、《勾股义》等书,且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等。四十七年(1619),为抗击清兵侵扰,累疏自请练兵,遂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监察御史,练兵通州。天启年间,遭阉党排陷,落职闲住,著《农政全书》。崇祯元年(1628)召还,擢礼部尚书。五年,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六年,病卒。赠少保,谥文定。光启博学强识,治学范围颇广,为十七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著有《徐光启集》。范方字令则,如皋(今属江苏省)人,生卒年不详,著有《诗经汇诂》。是书重订前,后先错互,为未定之书;重订后去其博物一帖,其余五帖,皆移定其次,而无增改。五帖为:一翼传、二存古、三广义、四揽藻、六正叶。前有方自序,卷首有光启韵谱说并例。于诸诗皆不载其词,但於有韵之句,以白圈为识。无韵之句,以黑圈为识。体例很不完善。且既以古音无叶,为全书注意之处,乃于圈识之外,而不言其所以然。题曰“韵谱”,名实相违。六帖其名始于帖经,程大昌《演繁露》疏解颇明。光启以名经解,为转不失其初。然考《明史·艺文志》,载徐光启《毛诗六帖》六卷,是每帖为一卷。方删博物一门,则六帖仅存其五,与光启作书之意,全不相合。

猜你喜欢

  • 沧海披沙集

    十三卷。明朱璜阶(?-1601)撰。朱璜阶号玉源,明渖简王朱模之七世孙,昭定王恬烆子。隆庆元年(1567年)袭封泌水王。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卒。谥康僖。见《明史诸王世袁》。璜阶著有《衡漳初稿》、

  • 樗全集

    七卷。附录一卷。明王畿(约1612年前后在世,)撰。王畿字翼邑,号慕蓼,福建晋江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官至浙江布政使。与讲学之王畿同名,非一人。著有《樗全集》。此集为诗文别集,

  • 嘉应州志

    ①十二卷。清王之正纂修。王之正,通州人,举人,乾隆十三年(1748)任知州。程乡县志,自明嘉靖间县令陈应奎、教谕赖存业,始有成编,顺治、康熙间相继重修。乾隆十三年,王之正任知州,正值程乡县改嘉应州十六

  • 昌化县志

    十八卷,首一卷。民国陈培珽、曾国霖等修,许昌言等纂。曾国霖曾任民国昌化县知县,昌化志自明嘉靖至清道光年间七修,此志为八修。其上距道光于尚龄志又九十余年。这期间,时代之变易,人材之继起,事物之变幻,年远

  • 今古钩元

    四十卷。明诸茂卿(生卒年不详)撰。诸茂卿,字子茂,诸城(今山东省诸城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所取,以小说为多,杂糅不伦,又不分门类,引证也往往疏舛。如第二十一卷“吞舟之鱼”一条,说是出自刘向的《谈

  • 张养亭行述

    一卷。清张琴编。张琴云南安宁人,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历任编修、给事中、江苏督粮道等官。书中所述系其父张浩存事迹。浩存字养亭,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武举,官至福建漳州镇总兵。此书版本未详。

  • 续畴人传

    六卷。清罗士琳(详见《春秋朔闰考》)撰。该书续阮元《畴人传》。士琳少治经,从阮元游学后,专力步算。依阮元体例,补阮著所未收者凡四十四人。现有《观我生室汇稿》本。

  • 卫辉府志

    五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德昌修,徐郎斋纂。德昌,满洲正白旗人,由内阁中书乾隆四十八年(1783)来任知府。徐郎斋,举人,其余情况不详。《卫辉府志》自从康熙三十四年续修后,百余年未续修。疆域扩大,统

  • 麟旨明微

    十二卷。明吴希哲(生卒年不详)撰。希哲字睿卿,青溪(在今南京市)人。该书是为科场制义而作,供学子揣摩。取《春秋》经中及三传解经处可作试题的,截其中二三字拟定题目,各以一破题概括其意,进行讲解,诠注作文

  • 书畴彝训

    一卷。明蔡悉撰。其生卒年不详,约明嘉靖、万历间在世。悉字士备。安徽合肥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授常德推官,后擢南京吏部主事,累官南京尚宝卿,移署国子监。悉高风亮节,为官清廉,淡于功利,体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