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明朱有燉(1379-1439)撰。朱有燉为明代诗文、戏曲作家。号诚斋,又号锦窠老人、全阳翁。周定王长子,太祖孙。洪熙元年(1425)袭封为周宪王。有墩生于承平之年,奉藩多暇,又勤学好古,故书艺、
十八卷,约注十八卷,别集十六卷。清胡煦(1655-1736)撰。胡煦字晓沧,号紫弦,河南光山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曾任《周易折中》分纂,又与修《卜筮精蕴》、《卜筮汇义》。此书
一百卷。清杭世骏(1697——1772)撰。杭世骏,字大宗,堇甫,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清经、史学家。举雍正乡试,乾隆元年(1736),召试博学鸿词,授编修,纂《三礼义疏》。改御史,条上四事忤旨,下
一卷。此为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尚书·顾命篇》残卷,从“末命女”起,到“盥异”止,一共只有九行,可能是唐代卫包改字之前的古本,其中“”、“誉”、“”、“”、“行”、“”、“启”等字,都很象是隶古定的遗字。
四卷。明顾起元(1565-1628)撰。顾起元,字太初,一作邻初,号遁园居士。江宁(江苏南京)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卒谥文庄。起元著有《金陵古金石考》、《
十五卷。商承祚编。商承祚(1902-),字锡永,广东番禺人,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现任中山大学教授。他曾拜罗振玉为师,学习甲骨文、金文。并从事甲骨文、金文及古文物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工
七卷。清胡薰撰。薰字兰亭,湖北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是书首有陈诗的序文,薰的自序并例言。仿江永的《乡党图考》并加详。于各节本文下,先本义,次集证。本义以集注为主,集证以群经为主。经未完备,补以注疏。
见《朱翼》。
见《区种图说》。
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