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尔雅日记

读尔雅日记

①一卷。清杨赓元撰。赓元字良孚,江苏吴县人,光绪甲午(1894年)副榜。是编记其读《尔雅》所得。其中订正郭注之误,皆确有依据,非穿凿附会者比,且谓《说文》、《尔雅》异同可以互证,认为不当据《说文》以改《尔雅》,说甚通达。有《学古堂日记》本。②一卷。清蒋元庆撰。元庆字子蕃,江苏常熟人,优廪生。是编为其肄业学古堂时,治雅学之作。据其所得,分别条记之。于郭注邢疏及古今诸家之说,有未详未当者,悉为之订正,征引宏富,论断精核。间有小疵,然无害于全书之大纯也。有《学古堂日记》本。③一卷,续记一卷。清董瑞椿撰。瑞椿字楙堂,江苏吴县人,光绪癸巳(1893年)副贡。前记就经文及郭注邢疏考证之,续记则考证郭邢之前古注及郭氏《尔雅序》,并以所考郑注《尔雅》若干条附焉。所考颇精审,据《慧琳音义》所引郑氏《尔雅注》十六条,证明郑氏有《尔雅注》,尤为有据;谓注音者另有吴之韦昭、作赞者另有梁之昭明太子,皆为他人所未及。有《学古堂日记》本。④一卷。清王仁俊撰。是编乃其肄业学古堂时,记其读《尔雅》所得之作。所记各条,多据《说文》以考《尔雅》某字为某假、当作某等。综其所记,有得有失。有《学古堂日记》本。⑤一卷。清陆锦燧撰。锦燧字晋笙,江苏长洲人,光绪癸巳(1893年)恩科举人。此编为肄业学古堂时治雅学之作。其总论谓郭景纯《尔雅序》云《尔雅》者,所以通训诂之指归,叙诗人之兴咏。考《尔雅》者,所释遍及群经,而独云叙诗人之兴咏者,以篇中释《诗》为多,《释言》自“务,侮也”,至“幕,莫也”,皆依经释义,与经文次第尽合;《释训》之“如切如磋”以下,并直举经文;故毛传《诗》大半本诸《尔雅》。《尔雅》之不同毛传者,则齐鲁韩三家之说,所论颇有见地。所记各条,凡于《尔雅》释《诗》,其字为毛传所无而为三家《诗》,如逐之训病、算之训数等类者,无不一一考证诠释。此类条目几占全书之半,则此编不仅治雅学者所宜取资,于治诗者,亦有助焉。有《学古堂日记》本。⑥一卷。清包锡咸撰。锡咸字熙士,江苏吴县人,光绪癸巳(1893年)恩科举人。是篇亦包氏肄业学古堂时所作。仅寥寥数十则,其考证及订正郭邢之误处,均极确切,于治雅学,颇可为研讨之资也。有《学古堂日记》本。《学古堂日记》,清雷浚、汪之昌编辑,有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刊本、二十二年(1896年)续刊本。

猜你喜欢

  • 御制文初集

    三十卷。《二集》四十四卷。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撰。《文初集》三十卷录文共五百七十余篇,分为十九门。《二集》四十四卷,录文凡四百一十余篇,分为二十三门。每门各依年代编次。所录之文均其

  • 汉魏石经残字

    二册(山东图书馆本)。此书为山东图书馆辑拓,是海狱楼金石丛编之一。前有民国二十三年日照王献唐序,次为鱼台屈万里校录一卷。校录分甲乙丙丁四类。甲类为熹平石经,乙类为魏三体品字式石经,丙为魏三体直行式石经

  • 香叶草堂诗存

    一卷。清罗聘(1733-1799)撰。罗聘,字遁夫,号两峰,又号花之寺僧,安徽歙县入。长期寓居江都(今江苏扬州),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自题其居室为“宋草诗林”。罗聘为金农弟子,工诗、画,好

  • 毛诗多识编

    七卷。明林兆珂撰。兆珂字孟鸣,莆田(今属福建省)人。生卒年不详。万历甲戎(1574)进士,官刑部郎,历知廉州、安庆。著有《毛诗多识编》、《考工记述注》、《檀弓述注》、《杜伯子诗钞》等书。是编本陆机《毛

  • 居宅卫生论

    一卷。英国傅兰雅(详见《化学卫生论》)译。傅兰雅曾译《化学卫生论》,详论饮食卫生。此书则详论居宅卫生。傅兰雅取材于柯氏丛书,分六部分,分别论述屋内通风与生热各法、城内通水之法等内容,并附有六十五幅图。

  • 修筑宝山海塘全案

    十卷。不著撰人名氏。考其章奏诸人名,乃陶澍、林则徐、陈銮等。以此可知修筑海塘之事,在道光之时。《修筑宝山海塘全案》清刻本。共十卷。首冠宝山海塘全图一幅,又列总目共分七类:谕旨章奏、文移详真、堤工木料、

  • 元曲选

    一百卷。明臧懋循(约1595年前后在世)编辑。臧懋循字晋叔,长兴(今属浙江省)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官荆州府教授,南国子监博士,以沉湎游赏诗酒罢归。辑有《古诗所》、《唐诗所》、著有《负抱堂集》

  • 庆元党禁

    一卷。原题沧州樵叟撰。《四库提要》云其与《绍兴正论》出于一人之手,今人李裕民已考其不确(《四库提要订误》卷二)。原序称“淳祐乙已”,则书成于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0。本书记载宋宁宗时庆元党禁事件,从

  • 周礼汇纂

    二卷。清钱世熹撰。世熹,字绍文,江南五河县(今属安徽)人,康熙庚戌(1670)进士。钱氏就宋叶时之《礼经会元》省并篇目,裁节繁冗,于其词气近于语录者,则加删润,以趋雅训;又博采宋元人说以附益之,而成此

  • 改设学堂私议

    一卷。清刘光生卒年不详)撰。刘光,陕西咸阳人。在陕西弘道开讲多年,在《陕西新志》中有其传记。该书名为《改设学堂私议》,实质上提出了更改各地县官制度的建议。书中提出,以二十至三十自然村为一乡,设立乡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