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追昔游集

追昔游集

三卷。唐李绅(约772-846)撰。李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今属江苏)人。少年好学,有诗名。曾以《古风》诗求知于吕温,吕温大加称赞。元和元年(806)举进士。补国子助教。元和三年(808)授校书郎。长庆元年(821)为右拾遗、翰林学士、知制诰。次年拜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宝历元年(825),被贬为端州司马。改为江州长史,后迁滁、寿二州刺史。大和七年(833)授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历任浙东观察使、河南尹、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会昌二年(842)召拜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监修国史,封赵郡公。出任淮南节度使。李绅主张仁政。长于文辞。著有《追昔游集》等。此集据天一阁藏本收录,乃其未为相时所作。分为三卷,收诗一百零一首。据晁公武《读书志》载,此集“前有开成三年(838)八月李绅自序。”然此集无之。李绅与李德裕、元稹有“三俊”之誉。白居易亦有“笑劝迂辛酒,间吟短李诗”句。绅在自序中称“追惜游,盖叹逝感时,发于凄恨而作也。”其诗音节啴缓,似不能与同时诸名家一较强弱。但文辞恬雅,无雕琢细碎之习,其格究在晚唐诸人刻画纤巧之上。现今宋元旧刻本已不存,目前较常见的有明毛晋汲古阁刊本和清席启寓辑《唐诗百名家全集》本。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王旋伯注《李绅诗注》四卷,收入《唐人小集》中。

猜你喜欢

  • 石经考异

    二卷(杭氏七种本)。清杭世骏(1698-1773)撰。世骏字大宗,号堇甫,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雍正二年举人,乾隆元年召试鸿词,授编修,改御史。此书为补顾炎武《石经考》而作。顾氏依照《隋书·经籍志》

  • 天镜

    一卷。无名氏撰。清马国翰(详见《玉函山房辑佚书》)辑。《隋书·经籍志》有《天镜》二卷,已佚。天镜是指见天象以验吉凶,所以《天镜》也属占验之书。《抱朴子·杂应篇》有论日月镜与四规镜。此二镜为不同种类的天

  • 满洲资治通鉴纲目

    五十九卷。通鉴纲目前编,十八卷。通鉴纲目续编,二十七卷。康熙帝敕同儒臣共翻。汉字本有朱子撰《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元金履祥作《前编》十八卷;又作外纪一卷,举要三卷;明商辂作《续编》二十七卷。陈仁锡集三书

  • 海蠡编

    二卷。明袁士瑜(生卒年不详)撰。袁士瑜,号七泽,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即袁宗道、袁弘道、袁中道之父也。此书二卷,内容大旨以儒、释二家同源异派,或援释疏孔,或证孔于释。称濂、洛诸儒于圣人书诠释妙畅,

  • 宁阳县续志

    二十四卷。清高升荣修,黄恩彤纂。高荣升,山西平阳人,出身监生,光绪元年(1875)任宁阳知县。黄恩彤,历任广东巡抚。高升荣在其序中曰:“旧志初修于康熙,二修于乾隆,迨咸丰初邑侯清苑陈公复延请里居绅儒黄

  • 续玄怪录

    四卷。唐李复言(约831年前后在世)撰。李复言,字不详,陇西(今甘肃临洮)人,生卒年均不详,生平事迹亦难考。公元830年游巴蜀,与进士沈田相会于蓬州,因谈及一些奇事,于是续牛僧孺的《玄怪录》,取名《续

  • 宏碧缘

    见《绿牡丹》。

  • 郑玄别传

    一卷。原书无撰人名,且散佚已久,今本为清洪颐煊从群书中辑成。颐煊字筠轩,浙江临海人。为孙星衍门人,精研经史,著有《读书丛录》、《礼记官室答问》、《诸史考异》等书。《郑玄别传》开首即记郑康成以永建二年(

  • 繁露园集

    二十二卷。明董复亨(约1605前后在世)撰。董复亨,字元仲,元城(今河北大名)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外转布政司参政,未任而卒。著有《繁覆园集》。是集为董复亨诗文集。

  • 三华集

    ① 十八卷。明钱子正、钱子义、钱仲益合刻。钱子正、钱子义兄弟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皆工诗,子正有《绿苔轩集》六卷;子义有《种菊庵集》四卷。钱仲益是子正之从子,名永升,以字行。有《锦树集》八卷。三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