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铅山县志

铅山县志

①十五卷,清郑之侨纂修。郑之侨,字东里,广东潮阳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乾隆五年(1740)任铅山知县。《铅山县志》乾隆八年(1743)刻印。此志舆地志、建置志中,凡旧志讹误之处,皆予订正;户口、田赋,俱照《赋役全书》;土产载述,详实具体。惟旧志将诗文、杂作分载于山川名胜之下,本极得体,而此志反把所有诗文全部收入艺文志中,致与景物不相映衬,编排应不如旧志妥当。其选举志不知用表。其秩官志,于宋代知县,不载年代,仅列姓名,多至八十余人,又皆不言所据,其搜罗虽多,但真实程度却无法取信于后人。② 三十卷,首一卷,清张珽衍等修,华祝三等纂。张珽衍,字楚白,陕西咸阳人,监生出身,同治九年(1870)署任铅山知县。同治十年(1871)张珽衍奉檄续修县志,以翰林院编修、邑人华祝三为总纂,翰林院庶吉士饶佩勋辅佐,率诸邑贤分纂,稿未定,张珽衍他调,续由知县毓斌继承其志,历数月告竣。《铅山县志》同治十二年(1873)刻印。其总纲分为:地理志、建置志、食货志、学校志、武备志、职官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杂类志等十门。此志地理志有质疑数条,以前各志,讹谬相沿,重复遗漏,难资考证,此志遍历典籍,深入考据,加以订讹补缺,详注于各条之下,一目了然。其武备志武事目,自咸丰六年(1856)太平天国起义以后,逐年开列,颇为详备,惟无出典。

猜你喜欢

  • 学斋占毕

    四卷。南宋史绳祖(生卒年不详)撰。史绳祖字庆长,眉山(今属四川)人。早年从学于魏了翁,官至朝清大夫直焕章阁,主管成都府玉局观。勤奋好学,经史百家之书,无所不读。此书卷首自谓:“余少之时,将求多能,蚤夜

  • 经传释词

    十卷。清王引之(详见《经义述闻》)撰。本书写成于嘉庆元年(1798)。鉴于从汉以来,宗尚雅训,偏重实词,举凡实义所在,既明著之,而对于语助、虚词,往往略而不究,甚至以实词之义来解释,使文字扞格,语意不

  • 浦城遗书

    十八种,一百十七卷。又名《浦城宋元明儒遗书》。清祝昌泰编。祝昌泰,浦城(今属福建省)人,官直隶知府。是书收浦城先达著述,包括自他邑迁来浦城及曾住浦城后迁往他地者之著作。十八种中,宋人著作十五种,元人著

  • 袁督师事迹

    一卷。无撰者姓名。此书记明末袁崇焕事迹。首为《明史》本传,以下为钱家修《白冤疏》,程本直《矶声记》、程更生《漩声记》,余大成《剖肝录》,遗文,《率性斋诗集》,末为清嘉庆间请从祀乡贤呈词奏稿。此书有道光

  • 六帖新书

    见《白孔六帖》。

  • 听秋轩诗集

    六卷。清骆倚兰撰。骆倚兰,生卒年不详,字佩香,号秋亭,江苏句容人,龚世治之妻。《闺秀诗》云:“佩香博通经籍,工诗,适金陵龚世治,早寡无子,课螟蛉女以自遣,旧居广陵,厌其喧嚣,徙于丹徒之西部,食贫自守,

  • 石鼓文考证

    一卷。清吴广霈撰。吴广霈,字翰涛,号剑华道人,安徽泾县人。有《剑华堂诗集》等著作。光绪三十一年(1905),吴广霈得沈树镛家藏旧拓本石鼓文,不久又得见明拓,录为底本,复取薛尚功、郑樵、潘迪、郭宗昌、朱

  • 闽都记

    三十三卷,明王应山撰。王应山,字懋宣,号静轩,侯官人。年逾八十有二,著湖山纪胜,旋加删润,改名《闽都记》。未及观成,飘然逝去。后二十余年,其子毓德,始润饰成书。郡守江铎为刊行之,故署以万历四十年(16

  • 三长物斋丛书

    二十八种,二百六十七卷。清黄本骥编。黄本骥,字仲良,号虎痴,湖南宁乡人。生卒年不详。道光年间举人,官至教谕,著作有《圣域述闻》、《嵰山甜雪》等。丛书所收著作,多为目录、表志,其中大部分为其自著。如《历

  • 求一算术

    三卷。清张敦仁(详见《缉古算经细草》)撰。张敦仁读秦九韶《数学九章》知大衍求一术为中算至精成果,但仅见于秦书,然秦书无刊本流传而少为人知。为普及大衍之术他撰写了《求一算术》(1803年)。其书上卷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