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过斋集
八卷。元吴海(?-1390)撰。海字朝宗。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生当元季,遭逢兵乱,不求仕进。明洪武初,守臣欲荐入朝,力辞得免。后欲征入史局,亦不就。文章严正典雅,恪守理教。此集为其门人王偁所编。吴海生平虚怀乐善,有规过者,欣然而改。曾以闻过名其斋,故因以名集。集内多载元顺帝时事。有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刊本、明成化邵铜刊本(藏于南京图书馆)、《嘉业堂丛书》本(藏于北京图书馆)。《正谊堂全书》清同治五年(1865)福州正谊书院校刊本,题名《吴朝宗先生闻过斋集》,共四卷。
八卷。元吴海(?-1390)撰。海字朝宗。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生当元季,遭逢兵乱,不求仕进。明洪武初,守臣欲荐入朝,力辞得免。后欲征入史局,亦不就。文章严正典雅,恪守理教。此集为其门人王偁所编。吴海生平虚怀乐善,有规过者,欣然而改。曾以闻过名其斋,故因以名集。集内多载元顺帝时事。有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刊本、明成化邵铜刊本(藏于南京图书馆)、《嘉业堂丛书》本(藏于北京图书馆)。《正谊堂全书》清同治五年(1865)福州正谊书院校刊本,题名《吴朝宗先生闻过斋集》,共四卷。
十卷。唐司空图(公元837-908)撰。司空图字表圣,号知非子、忍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属山西省)人。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诗人、诗歌理论家。因世乱退隐,专力写作,不问世事,隐居中条山王官谷。
五卷。民国震均(唐晏)撰。震均,满州人,姓瓜尔佳氏,民国初,改姓唐,寄居沪上。光绪八年(1882)进士。曾从张叔宪、潘伯寅等人游,故擅长词章书画金石考据学。著有《书人辑略》、《天咫偶闻》、《两汉三国学
无卷数。明张武略撰。作者为何处人不详。此书自序谓其读易,深绎其义,不过是戒占者以退让谦下之道,明哲保身之机,此乃全书之大旨。因而作者所拟只有四卦:一曰退,二曰忍,三曰默,四曰恕,以退拟遁,以忍拟离,以
四卷。清长龄(1758-1838)等奉敕修。长龄,萨克图克氏,字懋亭。蒙古正白旗人。生员出身。历任总兵、提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等职。是书为明亮等续修《中枢政考》后,又为续纂则例之编。共有八旗一卷、绿
四卷。清江藩(1761-1831)撰。藩字子屏,号郑堂,江苏甘泉(今江都县)人,少学于惠栋、余肃客、江声,著有《汉学师承记》等。此书一开始便讨论明堂的问题。认为夏后氏的世室,殷人的重屋,这种制度郑、贾
一卷、续记 一卷、剩语一卷。著者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据记载著者自称湖上逸人,又在著书中署上章摄提格,具体著者也无从考证。《读书随记》一卷、续记一卷、剩语一卷于康熙年间所刊,是一部杂家类杂说之作,都是摘
六卷。清余丙撰。余丙,字敬捷,禺州(今广西北流县东南)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记载清代学宫所祭祀的孔子以及从祀的颜子、闵子等先贤先儒事迹及世系里居等情况。祀于崇圣祠的孔子先人,亦记录其言行。一度祀
十卷。不著撰人名氏。考其章奏诸人名,乃陶澍、林则徐、陈銮等。以此可知修筑海塘之事,在道光之时。《修筑宝山海塘全案》清刻本。共十卷。首冠宝山海塘全图一幅,又列总目共分七类:谕旨章奏、文移详真、堤工木料、
八卷首一卷。清暴煜修,李卓揆纂。暴煜,山西屯留人,乾隆六年(1741)举人,十三年(1748)任香山知县。明永乐间邑人容悌舆始创旧志,成化间黄经增损为新志,后续修两次。暴煜因时政之大者,旧志多缺然未备
十一卷。清康有为(1859-1927)撰。康有为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门生尊为南海先生。近代著名思想家、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他自幼受理学熏陶,青年时从学于广东名儒朱九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