䱸
读音:Sōu
【源】 见《姓觽》(17)。【望】 上党(17,418)。【人】 䱸申差,战国时韩国将(26)。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字汇》 收载; 《姓氏词典》 引 《姓觿》亦收,未详其源。
战国时韩有申槎, 为将。
【源】 见《姓觽》(17)。【望】 上党(17,418)。【人】 䱸申差,战国时韩国将(26)。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字汇》 收载; 《姓氏词典》 引 《姓觿》亦收,未详其源。
战国时韩有申槎, 为将。
读音:Shuòdài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许大歹”。
读音:Ténɡbùlì【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孟连腊雷区海东村(161)。
读音:jiā【源】 ①汉《孔庙碑阴》有蕃人加进(60)。少数民族姓。②台湾土著姓(65)。【布】 山西汾阳(278)、绛县(324)、稷山(62)、浙江上虞(279)、新疆伊吾(370)、台湾新竹、屏
读音:shàn【源】 《诗》仲允膳夫。《郑笺 》“钟允,字也”。人表作膳夫仲述。膳氏当为仲允之后(60,63)。《元和姓纂》掌膳羞之官,其后以官为氏(6,15,21,60)。《周礼》天官之属,掌王之
读音:Yēhé【源】 西夏人姓(240)。
读音:Sīníyě【综】 佤族姓。亦作〔塞泥也〕,世居云南西盟中课寨(160)。
读音:Púxī《姓氏词典》引 《宋史》收载,其注称: “宋有蒲息·陁琶。”未详其他。
读音:mò lú代北姓,后改为卢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Ālǐhǎ【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和通吉郭思屯、瓦尔喀等地(23,63,180,260)。【变】 后改为何氏(180)。【人】 清正白旗满洲领催那哈纳之妻为阿礼哈氏(260)。
读音:Miáojiā【综】 清正红旗满洲步甲广德之妻为苗佳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