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hàng

【源】 春秋时齐国上之登之后。上之登为邢公之御(驾车人)(17,60)。亦见《姓苑》(17,21,24)。【布】 山东沂水(332)、江苏武进(314)、四川汉源(336)、安徽淮南(362)、广西钦州(364)、台湾(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上都,元时中兴判官(21,24)。上志,明时陕西人,天顺进士(2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广东之澄海、吴川,江西之峡江,湖北之利川,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汉族、土家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 注云: “齐上之登之后。”(按: 上之登,《中国姓氏大全》 引作“上文登”。)

汉代有上雄; 元代有上都,中兴判官; 明代有上泰,广东参政; 又有上志,天顺进士; 清代有上睿。

猜你喜欢

  • 白巴公

    读音:Báibāgōng【源】 见《希姓录》(22)。《姓氏词典》 引 《希姓录》 收载。未详其源。

  • 馬适

    读音:Mǎshì《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中国姓氏大全》 皆收并注此音。然“马适”,本作“马適”。“適”音shì,今简作“适”;一音dí,同“嫡”。古与“适”为不同的两个字。适音kuò。若

  • 揚成

    读音:Yánɡchénɡ【综】 周有隐士扬成胥(15,63)。

  • 休屠

    读音:Xiū【源】 匈奴人姓,见《汉书·匈奴传》(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引 《姓觿》亦收,其注云: “匈奴姓。”未道其详。

  • 必嚕岱

    读音:Bìlǔ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别剌歹”。

  • 投壺

    读音:Toúhú【源】 系自晋中行氏,春秋时晋中行穆子相其君景公,会诸侯,与齐侯晏投壶(一种游戏),穆子举矢曰,寡君中此为诸侯师,中之,时人称焉,后以为氏,见《风俗通》(1,7,9,17)。【变】 后

  • 銅鞮

    读音:Tóngtí【源】 春秋时晋羊舌赤食采于铜鞮(故城在今山西沁县西南),谓之铜鞮伯华,及羊舌氏亡,以乐霄为铜鞮大夫,其地上党铜鞮县是也,二人之后必有为氏者,见《风俗通》(1,6,7,17,60)。

  • 读音:Táo陶姓的来源有三个。一是以封地为姓。相传尧称帝以前初封于陶(故城在今山东定陶西南),后徙封于唐(故城在今河北唐县),其后子孙以封地为姓。二是以职官为姓。西周初年,舜之裔孙虞思官至

  • 求綽特

    读音:Qiúchuòtè【综】 清驻防杭州蒙古正黄旗中有求绰特氏(256)。

  • 鶻提勃悉野

    读音:Gǔtíbóxīyě历史上吐蕃族姓氏。《姓氏考略》有载,其注“鹘提悉补野” 曰: “…… 《唐书·吐蕃传》作鹘提勃悉野。”详见“鹘提悉补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