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乙旃

乙旃

读音:yǐ zhān

【源】 ①北魏时高车部(即铁勒,汉时称丁零)有十二姓,其第三姓为乙旃氏(27,60,70)。②鲜卑人姓。北魏献帝以叔父之后为乙旃氏(7,9,12,21)。【变】 北魏孝文帝时改乙旃氏为叔孙氏(9,12,17)。【人】 乙旃音埿,东晋十六国时西秦大单于乞伏国仁之左丞相(7,21,27)。乙旃达宫,北魏恭帝时人,蠕蠕族,见《周书》(242)。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或出自鲜卑之拓跋姓。郑樵注云:“后魏《官氏志》:献帝命叔父之裔为乙旃氏。是为十姓。见《长孙氏谱》; 孝文改为叔孙。”② 《姓氏考略》注云: “高车十二姓三曰乙旃氏。”

西秦有乙旃音埿,乞伏国仁之将,又为左相。

猜你喜欢

  • 的斤

    读音:Dìjīn【综】 元时蒙古人姓(33)。

  • 乃馬真

    读音:Nǎimǎzhēn/Naimajin【源】 元时人姓(57)。【变】 元定宗之母八不沙皇后为乃蛮真氏(57),〔乃蛮真〕似即乃马真之异译。其先在金时称尼质阿氏,至明时改称尼麻车氏(100),至清

  • 辛押

    读音:Xīnyā《姓氏词典》引 《宋史》收载; “宋有辛押陁罗。”未详其源。

  • 读音:cāng黄帝史官仓颉之后,或言古有世掌仓庾者名以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仓,亦官名,齐职仪曰大仓令,周司徒属官有廩人、仓人,则其职也。(见《广韵》)周礼地官有仓人,仓吏因以官为姓。

  • 读音:Luó【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北京有此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赵阳

    读音:zhào yáng卫公子赵阳之后。(见《潜夫论》)赵阳氏,姬姓,卫公族有赵阳氏。(见《通志·氏族略·以族为氏》)

  • 读音:yóng姓也。(见《元和姓纂》)

  • 阿朋

    读音:A-péng【综】 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171)。后又分为阿朋阿马细、阿朋达包灵两姓(435)。

  • 民覺羅

    读音:Mínjuéluó【综】 清驻防州满洲正蓝旗中有民觉罗氏(256)。清正白旗满洲护军吴寿之妻为民觉罗氏(260)。

  • 读音:tóu见《姓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