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那婁
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娄氏。
或作 “乙那蒌”。
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娄氏。
或作 “乙那蒌”。
读音:péi【源】 商时左相奚仲之裔仲虺之后有伾氏、㚰氏、邳氏,见《路史》(60,62)。【望】 陈留(15),河东(418)。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引 《纂要》收载,其注云
读音:Càiwáng【综】源出不详,或系蔡、王两单姓所合成。今台湾高雄有此姓(68,261)。
读音:yǐ zhān【源】 ①北魏时高车部(即铁勒,汉时称丁零)有十二姓,其第三姓为乙旃氏(27,60,70)。②鲜卑人姓。北魏献帝以叔父之后为乙旃氏(7,9,12,21)。【变】 北魏孝文帝时改乙旃
读音:Zhéěrqí【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尼玛察、吉林乌喇等地(23,63,180,260)。【变】 ①亦作〔哲尔济〕(260)。②清镶黄旗满洲护军穆克善之妻为哲尔进氏(260),〔哲尔进〕
读音:Kèlī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阿里玛图(23,63,260)。【变】 ①亦作〔克理特〕(260)。②清蒙古正白旗中有克埒特氏(259),〔克埒特〕似即克哩特氏。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阿里玛
读音:Bāmòu【源】 彝族姓(375)。
读音:tǒng jī代北人姓,后改为嵇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Zǎi fǔ宰父姓主要源自官职名。周朝官职中有官名叫宰夫,属于天官,负责掌管王朝法令、公卿官吏的职位升降及平时考核。由于古代“夫”、“父”二字音近,后来“宰夫”就转为“宰父”。后代有以祖
读音:Sàiléngjí【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塞楞吉石赫寨(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本为地名,以地为氏。世居塞楞吉、石赫寨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
读音:shù【源】 春秋时楚大夫恕金之后(6)。亦见《姓苑》(15,21)。【布】 台湾屏东有此姓(64)。【人】 恕清,明时交趾人,博士,见《续文献通考》(2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