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Kàng

亢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源自地名。春秋时有贵族受封于亢父,后代子孙以封地名为姓,称亢氏。二是源自先秦时卫国大夫三伉之后,以祖名为氏,称伉姓。后来去“亻”旁成亢姓。

亢姓早期主要居住在山东、河南一带,今在山东、河南、山西、湖北、江苏等地均有分布。

亢姓历史人物有亢仓子,春秋战国时诸子之一,倡导清静无为,著有《亢仓子》。

亢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七十八位。


【源】 ①春秋时亢父附庸国之后,以国为氏,见《姓源》(17,60)。亢父为春秋时齐地,故城在今山东济宁南50里。 ②系伉姓所改,见《姓氏寻源》(60,62),及《姓苑》(12,21)。【望】 京兆(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亢荣朝,唐时韦皋镇蜀,韦皋部将(7)。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天津之武清、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河南之卢氏、内蒙古之乌海、甘肃之酒泉、湖北之老河口、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陇川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风俗通》 云: “卫大夫三伉之后。”(按: 三伉,乃宋微子之后,子姓,后有三伉氏、伉氏、亢氏。故 《中文大字典》 注引《姓氏寻源》云: “亢,当为伉姓所改。”) ②或以地为氏。古有亢父之地,在齐国。《战国策·齐策》: “经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马不得并行。” 亢父之地在今山东济宁市南,居者或以地为氏。《中国姓氏大全》称: “ (亢姓) 为佐姓所改。” 不知其所本,疑 “”乃 “” 之讹。

唐代登科有亢潮,京兆人; 明代有亢思谦,嘉靖进士; 清代有亢树滋,吴县名士。

猜你喜欢

  • 北宫

    读音:běi gōng出自姬姓。卫成公曾孙括,世为上卿,别以所居为北宫氏。(见《元和姓纂》)北宫,姬姓,卫之公族也。(见《万姓统谱》)后汉灵帝时,湟中义从胡有北宫氏。(见《后汉书》)▲〈汉〉北宫伯子,

  • 读音:Shěn【源】①审氏之先为周司空属官,主审曲面势者也,后因赐族(11,21)。②系自芈姓,楚公族有审氏,见《路史》(60)。③晋时乌桓人姓(242)。④清蒙古人姓(260)。 【望】魏郡、沛郡(

  • 博斯赫哩

    读音:Bósīhéli【综】 清正黄旗蒙古马甲五十九之妻为博斯赫哩氏(260)。

  • 读音:Bàn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阳泉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Hé《姓氏词典》引 《广韵》收载,未详其源。(按:疑为貉之不规范简化字。)

  • 屠佳

    读音:Tújiā【综】 清满洲正黄旗中有屠佳氏(259)。

  • 馬必力當

    读音:Mǎbìlìdāng独龙族姓氏。今云南之贡山一带有分布。出自马必力氏族。本为地名,即马必力坪子,以地名族,以族为氏。见 《中国人的姓名·独龙族》。

  • 麻甲

    读音:Májiǎ【源】 彝族姓(375)。

  • 西鄉

    读音:Xīxiāng【源】 春秋时宋大夫西乡错之后,见《世本》及《风俗通》(1,4,7,12,17)。又,西乡为汉时侯国,故城在今河北涿县西北25里。【人】 西乡曹,周时隐者,见《尸子》(1,4,7)

  • 读音:Wéi【综】 音背,见《姓苑》(9,15,63)。今音辉(Huī)(62,73,91)。《姓氏词典》引《五方元音》收载,其注云:“以服饰品为姓氏。袆,‘妇人之袆,即香囊’。”一音huī,亦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