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
【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明时山东东阿有此姓(247),今安徽淮南有此姓(362)。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新疆之塔城、布尔津,福建之清流等地均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词典》引《二十五史人名索引》亦收,未详其源。
唐代有俄琰儿; 明代有俄淘。
【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明时山东东阿有此姓(247),今安徽淮南有此姓(362)。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新疆之塔城、布尔津,福建之清流等地均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词典》引《二十五史人名索引》亦收,未详其源。
唐代有俄琰儿; 明代有俄淘。
读音:Gǔpǐnàzhēng【源】 西夏人复姓(95)。
读音:Wūzhūkùtè【综】 清蒙古镶黄旗中有乌珠库特氏(259)。
读音:Piāojiā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萨穆占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刘庆华《满族姓氏录》作“瓢佳”。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Hǎjí珞巴族姓氏。出自阿帕塔尼部落。本氏族名,或以代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读音:Cǎidānqūzhēn【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有此姓(64,68,261)。
读音:Tuòwáng【源】 ①拓王本高丽族之一小国,归魏后,以国为氏(70)。②北魏伏波将军王罴,镇武川,孝昌三年赐姓拓王氏,见《周书·王盟传》(6,12,27)。③汉司徒王允之裔王思政,西魏废帝二年
读音:E-xiān【源】 金时女真人姓。系白号之姓(71)。【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雅苏贝〕(24,63)。【望】 广平(71)。
读音:Kuò【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广东南海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四川之通江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元代有廓落蛮。
读音:Mòliè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江西行省达春之妻,默哷氏;又,《孝友传》毕伊苏岱尔立,默哷氏。”乃“以姓为氏”。
读音:Dìhuá《姓氏词典》 引 《宋史》 收载。其注称: “宋有地华加罗”。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