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
【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安徽淮南(362)、上海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罕见姓氏。今青海之天峻,山西之临汾、汾西、灵石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家姓》 亦载,未详其源。
【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安徽淮南(362)、上海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罕见姓氏。今青海之天峻,山西之临汾、汾西、灵石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家姓》 亦载,未详其源。
读音:Jié【综】源出不详。与橘姓不同。见《新编千家姓》(73,91)。湖北蒲圻有此姓。《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按: 桔,或指“桔梗”,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暗蓝色或
读音:Dámógān《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其注云: “高车姓。”高车,当指高车族; 疑此姓为“大莫”之别译。
读音:dòng且冻羌之后,望出平阳。▲〈元〉冻阿术,钦州监郡。〈明〉冻泰,睢州人,正统间利津知县。
读音:Qíqílǐ【综】 清正红旗满洲马甲布克图之妻为奇齐哩氏(260)。
读音:Hǎlī元代“色目人”姓氏,为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夯力”。
读音:Táng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原籍无考(23,63,180,260)。【变】 后改为唐氏(180)。【人】 清正蓝旗满洲护军傅勒和之妻为唐佳氏(260)。清代满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
读音:Shīlì’nà《姓氏词典》引《唐书》收载,其注称:“唐有尸利那·连陀罗。”未详其他。
读音:Zhǔ【综】 源出不详。江苏高淳(305)、武进(314)、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渐江之余姚市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余姚市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按:水
读音:Shūzǐ【源】 以字为氏,见《潜夫论》(5,63)。
读音:chēn【源】系自芈姓。秦末,楚怀王之孙熊心被项羽立为义帝,都郴(故城在今湖南郴县),因以为氏(6,12,15,60)。一说,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郴,因氏,见《姓考》(17)。 【望】江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