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īng

【源】系自姬姓。周武王第四子封于应,为侯国,在汝州叶县(故城在今河南叶县),其后以国为氏(7,9,12,17,60)。 【望】颍川、汝南(17,21,418)。 【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尤以浙江、安徽等省多此姓,2省应姓约占全国汉族应姓人口41%。 【人】应劭,东汉汝南人,官拜泰山太守,著《汉宫礼仪故事》、《风俗通》等书(21,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山东之平度、平邑,湖北之监利,江西之金溪、崇仁,云南之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侯爵,武王第四子 (封於应)。今汝州叶县故应城是也。” (按: 《中国姓氏大全》谓 “今河南宝丰县西南。” 《姓氏词典》 云: “在今河南鲁山县东。”) 此当以国为氏,系出姬姓。望出汝南、颍川。(又按:《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据 《广韵》 称: “周武王封应,其后以国为氏。” 所引有误。《广韵》 注 “” 云:“……又姓。出南顿。本自周武王后,《左传》 曰:邦、晋、应、韩,武之穆也。” 录以备考) ② 《中国姓氏大全》 称: “历史上西域人姓氏,如应疵。” 未道其详。 (按: 应疵, 《姓氏考略》 作“䧹疪”。)

汉初有隐者应曜,居淮阳山,与四皓俱被召,曜独不至,时人语之曰: “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其玄孙顺,后汉将作大匠; 八代孙应劭,集解 《汉书》。后周有应用,江南人; 清代有应宝时,浙江永康人。

或音yìng,亦现行姓氏。

猜你喜欢

  • 读音:Sòng【音】 又音容(Róng)(60)。【源】 见《姓苑》(9,11)。《汉书·儒林传》:鲁徐生善为颂。颂与容同。谓善为礼容也。其子孙以为氏(15,60)。【望】 河西(17,418)。【布

  • 读音:Bó【源】 駮马氏后改为駮氏(62)。【变】一作〔驳〕。【人】駮少伯,汉时代北人,封安定侯(15,24)。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上声部,其注云: “汉驳少伯,封安定侯。”(按

  • 棟鄂

    读音:Dòngè【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栋鄂(23,63,180,260),以地为氏(23)。②嘉庆间广东巡抚栋鄂铁保,满洲正黄旗人,其先姓觉罗,称赵宋之裔,后改为栋鄂氏(72)。【变】 ①后改为

  • 读音:Bā【综】 见《康熙字典》(62,80)。俗作八、叭或捌(91)。罕见姓氏。《康熙字典》收载。《中国姓氏大全》注“八” 云: “又写为 ‘仈’、‘叭’,或 ‘捌’。”“仈”与“八” 当同

  • 籍辣

    读音:Jílà【综】 西夏人姓。籍辣思义,西夏党项族,西夏将领(436)。或即天籍辣氏。

  • 读音:Wū【源】 ①系自妘姓。古帝颛顼之裔陆终第四子求言,别封于邬(故城在今河南偃师西南),后因氏(17,60)。 ②系自姬姓。晋大夫邬臧之后,食邑于邬(故城在今山西介休东北27里之邬城店)(12,6

  • 读音:Dá笪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出自汉代刘氏之后,为皇帝赐姓。二是源自少数民族,回族有笪姓。今江苏句容、镇江、南京,湖北应城等地有笪姓分布。笪姓历史人物有笪重光,曾任御史一职,为人刚正耿直。工

  • 栖疏

    读音:qī shū夏世侯伯。(见《路史》)

  • 读音:dòng见《姓苑》。▲〈明〉栋成,滕县人,吴州左长卫中所副千户。

  • 读音:Luō《姓氏词典》 引 《宋史》 收载,“宋有囉埋、囉胡。” 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