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áng

【源】 ①见《姓苑》(15,21)。②相传为西夏时西南都统昂星之后(60,62)。③或为元时尚书省右宰昂吉儿(野蒲氏)之后(60)。④明清时广西府(故治在今云南泸西)知府昂氏,系彝族(253)。今彝族姓(104)。⑤哈尼族姓(137)。【布】 云南泸西(374)、江苏高淳(305)、上海嘉定(351)、安徽合肥、滁县(60)、淮南(362)、台湾(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昂普德,明时云南弥勒州土官(21)。昂绍善,清康熙丁未年进士(24)。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青海之天峻,安徽之贵池、泾县,云南之路南、河口、邱北、马关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彝族、藏族均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 一并收载。其源不一: ①或出自历史上少数民族,为少数民族姓氏所改。《姓氏考略》 注云: “今合肥有昂氏。宜为西夏昂星之后。” 昂星,西夏西南都统,其后有昂氏,此当出自古羌族之党项人。(按: 《姓氏词典》 据 《姓苑》亦云: “以祖辈名字为姓氏。系西夏昂星的后代。”云云。《姓苑》 乃南朝宋何承天所撰,焉能记“西夏” 人事?显见所据绝非 《姓苑》)。②又云: “否则元人昂吉儿之后”,此当出自蒙古族。昂吉儿,姓野蒲氏,官至尚书右丞。③ 《云南通志》载: “明弥勒州土官昂普德,率众向化,亦以昂为氏。”弥勒州,元代所置,乃 “此莫徒蛮之裔弥勒所据”,其地即今之弥勒县。

元代有池州录事昂吉,本唐兀氏,世居西夏。清代有昂绍善,康熙丁未进士。

猜你喜欢

  • 鄂卓爾

    读音:zhuó’ěr【综】 清蒙古人姓。鄂卓尔荣庆,清蒙古正黄旗人,光绪十二年进士(72)。

  • 飘佳

    读音:Piāojiā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萨穆占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刘庆华《满族姓氏录》作“瓢佳”。姑兼收以备考。

  • 哈魯

    读音:Hǎlǔ【综】 元时蒙古人姓。莫伦赤,哈鲁氏,鄞县人,元至顺三年、后至元元年两中乡试(399)。捏古伯,哈鲁氏,元泰定元年进士(399)。《姓氏词典》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收载。其注云:“蒙古

  • 中駟

    读音:Zhōngsì【源】 左伯之后有中驷氏,见《希姓录》(63)。《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据《希姓录》注云: “源于姬姓。‘太伯之后’。”太伯,当指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长子,吴之始封君。

  • 克穆楚特

    读音:Kèmùchǔ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乌噜特(23,63,260)。【变】 清镶黄旗蒙古护军校劳章之妻为克木出忒氏(260),〔克木出忒〕似即克穆楚特之异译。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乌鲁特地方

  • 读音:jiǎo【源】 五代十国时南汉交州牙将皎公羡之后(60,62)。【望】 南越(17,418)。【布】 北京、四川成都(91)、陕西渭南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雁北地区、四

  • 古口引

    读音:gǔ kǒu yǐn【源】 代北人姓(7,9,27)。一说,为若口引氏衍变而成(70)。【变】 后改姓侯氏(6,17)。或改为引氏(60),或改为古氏(9),或改为古口(62)。一说,古口引氏即

  • 夜落隔

    读音:Yèluògé【综】 唐时回纥九姓中有药罗葛氏,至五代和北宋,改称为夜落隔氏,亦作〔夜落纥〕氏,甘州回鹘第八代可汗姓夜落隔名归化,第九代可汗夜落隔通顺(198)。《姓氏词典》引《宋史》收载,其注

  • 读音:Zhòu【源】 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大夫食采于昼(故城在今山东临淄西北),后以昼为氏(6,7,9,12,17)。【望】 齐郡(17,418)。【布】 四川成都、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91)。【人】

  • 邛叔

    读音:Qióngshū【源】 周大夫邛叔之后,见《元和姓纂》(17,62)。【变】 亦作〔卭叔〕(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引 《姓解》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亦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