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ǐ

【源】 ①系自偃姓。太岳皋陶(高阳氏之裔)之后有止氏,见《路史》(17,60)。 ②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国始君微子启之后有止氏,见《潜夫论》(60,62)。 ③系自姬姓。春秋时许国世子止之后有止氏,见《姓源》(17)。 ④古有止国,在首阳(故城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北)北,故曰止阳,当以国为氏,见《郡国志》(17,60)。【布】 北京有此姓(91)。


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有分布。《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载: 王符 《潜夫论·志氏姓》 亦载:宋孔氏、祝氏、止氏、朝氏、教氏、右归氏、王夫氏、宜氏、黑氏、沙氏。《姓氏考略》 亦称: “宋子姓有止氏。”②或系出姜姓。《姓氏考略》 注引 《路史》云: “太岳……后并有止氏。” ③其又注: “皋陶……后并有止氏。”此则系出偃姓。④或以地为氏。《姓氏考略》注称: “古止国在首阳北,故曰止阳。以地为氏。”首阳故城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北。

猜你喜欢

  • 读音:Xián/Shian,Syan【源】 见《玉堂字汇》(63)。或作涎,见《集韵》。

  • 读音:Jìng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昌黎、福建之宁德、广东之吴川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 《姓氏词典》据《新唐书》亦收,未详其源。唐代有净土。

  • 也可抹合剌

    读音:Yěkěmǒhélá【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也可抹合剌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伊克穆尔哈拉〕(24)。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收载;

  • 叱羅

    读音:Chìluó【源】 ①叱罗为魏晋时部落(27),以部为氏。②北周时赐应州刺史张羡、武强公郭衍为叱罗氏(27,60,70)。【变】 后改为罗氏,见《魏书·官氏志》(12,17,27,70)。【人】

  • 札剌亦兒台

    读音:Zháláyìértái《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新元史》注云: “蒙古族姓。元有札剌亦儿台·豁儿赤”。

  • 读音:Mó/Moo,Mwo【源】 见《姓苑》(15,21,62)。【布】湖北武汉、四川成都(91)、湖南绥宁、广东从化等地均有此姓。

  • 揚成

    读音:Yánɡchénɡ【综】 周有隐士扬成胥(15,63)。

  • 读音:chè【源】 《周礼》秋官之属有硩镞氏,以官命氏(60,62)。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 《周礼》有硩蔟氏,以官命氏。” 硩蔟氏为夏官之属,掌“覆天鸟之巢”。《姓氏词典

  • 兆齋

    读音:Zhàozhāi女真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总论·同族异氏》载: “金兆斋氏别为赵氏。”其《元·以姓为氏》载: “赵良弼,女真人,本姓兆斋氏,人言讹为 ‘赵家’。”后改

  • 韩籍

    读音:hán jí晋韩起之子籍,字叔禽,为韩籍氏。(见《元和姓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