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guàn

【源】 本毌丘复姓,后去丘为毌(60,62)。【布】 明时蓬州有此姓(19,21)。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音‘冠’。本毌丘复姓,后去丘为毌氏。” 《中文大字典》考之尤详: 本为毌丘复姓,后去丘为毌氏。又作贯氏。《字汇补》 按: “古音 ‘略’; 贯高之贯,音‘冠’。本毌丘复姓,后去丘为毌氏,又作贯氏”; 《丹铅总录》:“复姓毌丘氏,诸姓氏书音毌作 ‘无’,非也。” 《汉书》 有曼丘臣。颜师古曰: “曼丘、毌丘本一姓。” 此说近之,亦未考其源也。《史记·田齐世家》“伐卫取毌丘” (索隐) 曰: “毌,音贯。古国名,卫之邑,今作 ‘毌’ 者,字残缺耳。” (索隐) 之说得其矣。然以毌字为 “残缺”,亦非。盖古字从省,不用具耳。汉有毌丘兴、毌丘长、毌丘毅; 魏有毌丘俭,皆同族也。今分为二姓: 一曰毌,一曰丘。而 “”为父母之 “”,不惟士人不知,而母氏子孙亦不自知,则谱牒不明之弊久矣。参见“毌丘”条。

汉代有毌波、毌鼓; 明代有毌响。

猜你喜欢

  • 突厥

    读音:Tūjué《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宋史》 注云: “以部族为姓氏。宋有突厥罗。”未详其他。

  • 读音:hán【源】 ①颛帝之后有邯氏,见《路史》(60,62)。②古有邯国,以国为氏(15,21)。一说,古有邯会国(故城在今河南安阳西北);一说,古有邯平国(即邯郸,故城在今河北邯郸西南10里),在

  • 读音:Lè【音】 乐姓有酪(Lào)、岳(Yuè)、泐(Lè)三音,且源出不同。参见乐(Yuè)、乐(Lè)姓。 【源】 河北乐亭、山东乐陵,均为县名,旧音酪(Lào)(88)。或以地为氏。现行较常见

  • 珠錫哩

    读音:Zhūxilī【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蜚悠城(23,63,180,260)。 【变】①一作〔珠锡理〕(260)。②后改为朱氏(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蜚悠城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

  • 新穆

    读音:Xīnmù《姓氏词典》 引 《希姓录》收载,未详其源。按:《郑通志·氏族略》有“晋大夫新穆稚子”,其后为新氏,疑亦有新穆氏。

  • 读音:chū【源】 ①见《姓苑》(15,21)。山西离石出氏,源出匈奴(242)。代北出氏或源自出连氏、出大汗氏,见《姓氏寻源》(60,62)。②福建惠安出氏,源出元木华黎之后裔。明初海西侯纳哈出(元

  • 读音:cuò宋有大夫西乡错,后为氏。(见《世本》)错,宋太宰之后。(见《广韵》)

  • 读音:Liú/Liou,Lyou【源】 见《姓苑》(15,63)。

  • 读音:Ruì【综】 源出不详。台湾南投、台北等地均有此姓(68,261)。《中国姓氏辞典》 据菲律宾 《菲华日报》 收载。其注云: “今台湾有此姓。”

  • 读音:Ŏu【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姓氏词典》 引 《新五代史》 收载,其注称: “五代时有呕里僧。”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