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
【音】 又音俊(Jùn)(73)。【源】 见《新编千家姓》(73)。浚,春秋时卫邑,故城在今河南濮阳南,或以邑为氏(91)。【布】 北京、上海、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91)。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其注云:“罕见姓。古邑名,春秋卫地,在今河南濮阳县南,以地名为氏。”
【音】 又音俊(Jùn)(73)。【源】 见《新编千家姓》(73)。浚,春秋时卫邑,故城在今河南濮阳南,或以邑为氏(91)。【布】 北京、上海、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91)。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其注云:“罕见姓。古邑名,春秋卫地,在今河南濮阳县南,以地名为氏。”
读音:Méizhǔnwǎ【综】 景颇族姓。属载瓦支系,世居云南潞西三台山,汉姓为赵(168)。
读音:zōng【源】 系自董姓。虞舜时诸侯飂叔安之裔曰董父,舜赐姓董,氏豢龙,封诸鬷川,其裔号鬷夷氏,后去夷为鬷氏(7,12,17,60)。【变】 亦作〔〕(6,418
读音:Duōkē【综】 清正黄旗蒙古委前锋福禄之妻为多科氏(260)。
读音:zhōng lěi刘向为汉中垒校尉,子孙以官为氏。(见《风俗通》) (按:中垒,原为官名,汉武帝平南越,内增七校,中垒为其中之一。)
读音:Bósuǒshīmùlǔ【综】 清正黄旗满州护军皂福 妻为伯索施穆鲁氏(260)。
读音:Wēnjiā【综】 清正红旗蒙古牲丁德璘之妻为闻佳氏(260)。
读音:dà【源】 ①相传古帝大庭氏之后(1,6,7,12,17)。②唐初有粟末靺鞨,为高丽别种,姓舍利,唐武后时舍利乞乞仲象居高丽故地,唐中宗封其子祚荣为渤海郡王,即渤海王,始称大氏。大者,女真人语尊
读音:Wángfū【源】 ①春秋时宋公族有王夫氏,见《路史》(17,62)。②皇父氏之别派为王夫氏(17)。《姓氏词典》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据《希姓录》注云: “源于子姓,宋微子之后。”②其注引
读音:Dàlián【源】 ①相传古贤人大连之后(7,24,60)。亦见《姓苑》(9)。②秦汉时西北之高车部(铁勒之别称)有十二姓,其第四姓为大连氏,见《魏书》(17,60)。【变】 后改为连氏(91)
读音:hé lǔ金时女真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