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吐
《姓氏词典》 引 《唐书》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 “唐有焉吐拂延。”未详其源。
《姓氏词典》 引 《唐书》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 “唐有焉吐拂延。”未详其源。
读音:Xuēqiān《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夷姓通考》 注云:“鲜卑姓。以部落名为姓氏。‘鲜卑别部’。”《西秦录》有薛千·大悉伏。
读音:xīn【源】 乌桓有歆姓,见《后汉书·鲜卑传》,盖以大人之名为姓(60,62,63)。【布】 北京、江苏丹阳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市有分布。汉族有此姓。《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
读音:Xiàyáng【源】 系自姬姓。虢叔之后,以邑为氏,见《姓氏寻源》(60)。虢有二邑,上阳、下阳(春秋时为北虢之都,故城在今山西平陆东北30里)(7,9,24)。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读音:Héláchìtì/Gaicit【线】 蒙古族姓。“合剌赤惕”蒙古语原义为烧灶人,见《华夷译语》。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部有此姓(384)。
读音:Gōngjiā【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哈达(180,260)。 【变】①亦作〔恭佳〕(180,260)。②后改为宫氏(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哈达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读音:Tán【源】 为瞿昙氏所改(60,62)。【望】河南(17,418)。【布】湖北武汉(91)、台湾台北(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昙迁,南北朝宋时人。宣城太守范晔被杀,家有12丧,
读音:zhēn【源】①系自曹姓,见《国语·贾达注》。②斟氏亦作斟寻氏、斟灌氏、斟弋氏、介斟氏,并夏时诸侯,以国为氏。系自姒姓,禹后有斟氏(6,7,12,15,17)。 【变】亦作〔圤〕、〔ͣ
读音:Yángchéng【源】 即阳城氏,后去土为阳成氏,见《风俗通》(1,17)。以地为氏,河东多此姓(60,62)。【望】河东(418)。【人】阳成延,汉时官少府,作长乐未央官,筑长安城,封梧侯(
读音:Dàlián【源】 ①相传古贤人大连之后(7,24,60)。亦见《姓苑》(9)。②秦汉时西北之高车部(铁勒之别称)有十二姓,其第四姓为大连氏,见《魏书》(17,60)。【变】 后改为连氏(91)
读音:Láixiān【源】 春秋时楚公族中有来纤氏,见《路史》(17,62)。《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亦收,其注云: “极罕见复姓。”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