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瑕丘

瑕丘

读音:xiá qiū

【源】系自姬姓。春秋时鲁桓公庶子食采于瑕丘(故城在今河南濮阳东南),因以为氏(7,12,15,17,60)。 【人】瑕丘申阳,汉时项羽将(12,17)。瑕丘仲,一说汉时人,一说唐时西宁人,卖药百余年,因地震宅坏而死(61)。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本姬姓。《风俗通》 ‘鲁桓公庶子食采瑕丘,因以为氏。’”丘,或作 “”。瑕丘,亦称负瑕,春秋鲁地,故城在今山东滋阳县西二十五里(或云在兖州县东北)。

汉代有瑕丘申阳、瑕丘江公; 唐代有瑕丘仲,西宁人,道家。

猜你喜欢

  • 读音:qí【音】 又音姬(Jī)(12,21,60)。【源】 见《通志·氏族略》(12,21,60)。【变】 亦作丌(12,21,60)。又俗作(亣)(264)。【望】 天水(62,418)。【布】

  • 鬬文

    读音:Dòuwén【源】 斗伯比之子斗子文(亦称斗榖于菟)之后,因氏(6,7,9,17,60)。

  • 读音:Niè【综】 源出不详。见《中华姓府》(63)和《新编千家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词典》引 《五代史》亦收,未详其源。五代时有臬捩鸡。

  • 尚怕

    读音:Shàngpà《姓氏词典》引《明史》收载;其注称:“明有尚怕尼芝。”未详其源。

  • 读音:/Eh,O【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读音:Mì/Mih【综】 宻为密之俗写,但二字俱为姓(16)。今台湾花莲有此姓,亦书作〔宻〕(63,261)。

  • 阿史德

    读音:ā shǐ dé【源】 突厥人姓。其先为突厥始善(一作如善)可汗之裔,别号阿史德氏(6,12,60)。【人】 阿史德览,唐时右武卫大将军(21,242)。历史上代北地区之三字姓。《郑通志·氏

  • 閭公

    读音:Lǘgōng【源】 系自姜姓。齐太公之后有闾公氏,见《卢若虚石录》(60,62,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引 《卢若虚石录》云: “太公之后有闾公氏。”此“太公”,

  • 長克

    读音:Chángkè《姓氏词典》引《姓觿》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dì【源】 ①相传为上古医师弟父之后(60,62)。②汉武帝时太常新畤侯赵弟之后(60,62)。③汉时羌人姓(242)。【布】 山西垣曲(62)、曲沃(60)、台湾台北(64,261)等地均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