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yuè wáng晋大夫乐王鲋之后。(见《万姓统谱》)
读音:Yōnggǔ’ěr【综】 清正红旗蒙古护军鄂博恢之妻为雍古尔氏(260)。
读音:Yǎlǔtè【综】 清正红旗蒙古护军佛常之妻为雅鲁特氏(260)。又,清正红旗满洲马甲海福阿之妻为雅鲁忒氏(260),〔雅鲁忒〕似即雅鲁特之异译。
读音:gào【源】 春秋时周文王之子郜侯之后有郜氏,后去邑为告氏(7,17,60)。亦见《姓苑》(15,21)。【望】 济阴(17,418)。【布】 湖北武汉(91)、钟祥(388)、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Pénɡkèyī【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后又分出彭克依朗(亦作彭气龙)、彭克依塞二姓(158,159)。亦作〔彭气〕(160)。
读音:Hǎlètǎlǎ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吉林乌拉地方,为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Xī'nàmíng'ān《姓氏词典》收载。其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蒙古族姓。清顺治时内大臣都尔玛,姓此氏。” 《清通志·氏族略》 作“锡纳明安”。
读音:Qúfù【源】 汉武帝时属国,匈奴属酋有渠复氏,见《汉书》(6,12,60)。【变】 一作〔渠複〕(6,242)。【人】 渠复累,汉武帝时匈奴酋长,封昆侯(6,12)。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
读音:Yímén【源】 ①史仓(即仓颉)之后,见《路史》(3,17)。②战国时魏国隐士侯嬴为夷门(即大梁门)抱关,其后因以为氏(6,7,9,12,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
读音:Lǚ吕姓来源有三个。一是出自姜姓。炎帝后裔伯夷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吕侯,建立吕国(今河南南阳西)。春秋初吕国被蔡国所灭,子孙以原国名为姓。二是出自魏姓,是春秋时晋国大夫魏犨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