癉
【综】明时陕西洋县有瘅氏,见王圻《续文献通考》(19,21)。
【综】明时陕西洋县有瘅氏,见王圻《续文献通考》(19,21)。
读音:Zǔ'nán【综】 与社南皆齐倡也,见《风俗通》,汉高惕娶扶风祖南氏(6)。《姓氏词典》引 《元和姓纂》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Dáɡǔ’ěrduōxīn【综】 清满洲镶蓝旗中有达古尔多新氏(259)。
读音:Yīngqí【源】 ①系自芈姓。春秋时楚穆王之子令尹子重,名婴齐,其后以名为氏(6,7,12,17,60)。②系自姬姓。春秋时鲁公孙婴齐之后,以名为氏(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
读音:mí【源】 商王纣臣縻元之后(60,62)。【布】 湖南花垣有此姓。【人】 縻师元,宋时新昌县令(21)。縻焕,明时上元人,洪武举人(21)。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姓氏考略》
读音:Yúlǐ【源】 金时女真人姓(71)。【人】 余里痕都,金南织染署直长,见《金史·承晖传》(71)。
读音:Wèng【源】见《正字通》(86)、《万姓统谱》(15)。 【变】今亦俗作〔瓮〕。 【布】河北隆化(344)、山西汾阳(278)、河南镇平(62)、息县(302)、台湾台北、台中(68,261)
读音:Dálǔ'nǎimán【源】 元时蒙古人姓(57)。系乃蛮氏之分支。【变】 亦作〔达鲁乃蛮〕(399)、〔达兰柰曼〕(24)。【人】 普化帖木儿(一作布哈特穆尔),答鲁乃蛮氏,元至正中累官福建行
读音:Ē'núpǔ彝族姓氏,意为“猴氏族”。本氏族名,或以代姓,后或谐“猴”之音而以“侯”为姓; 或改单姓“朱”。见《中国人的姓名·彝族》。
读音:Yīkèjīlǔ【综】 鄂温克族姓。系出索伦部音千部落(192)。
读音:qǐ【音】 作为姓时音起(Qǐ),见《集韵》(80,86)。今亦音自己之己(Jǐ)。【源】 ①以姓为氏,系自己姓。相传黄帝之子得姓者有十四人,而青阳、夷鼓同为己姓。青阳即少昊、少皞氏也,亦称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