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ī

【源】 ①伏羲氏之后有羲氏(7,8,21)。②羲和为尧时掌天地之官,子孙氏焉(6,12,62)。又,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传重黎之后,羲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时之官。重即羲,黎即和,虽别为氏族,而出自重黎,见《尚书·尧典》(21)。一说,尧臣羲仲之后,见《风俗通》(1,9,11,17)。【变】 亦作牺(7)。【望】 平阳(17,418)。【布】 四川成都(9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羲叔,上古尧臣,为治南方之官(21)。羲士暄,隋末县令,见张澍《姓氏五书注》(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注云: “羲和,尧掌天地之官,子孙氏焉。”以名为氏。②《姓氏考略》注引《风俗通》云:“尧臣羲仲之后。” 《尚书·尧典》有羲仲,“尧命宅嵎夷,曰暘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为治东方之官。”③《姓氏词典》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 “太昊伏羲氏之后为氏。”则此当以祖辈名号为氏。系出风姓。

猜你喜欢

  • 读音:Xià夏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国号为姓氏,源于妫姓。周封夏后于杞,其不得封者以夏为姓。二是以祖辈名为姓氏,源于妫姓。陈宣公的儿子子西,字子夏。其孙征舒以祖父之字为姓,称为夏征舒,其后

  • 楊伊勒

    读音:Yángyīlè【综】清正白旗蒙古闲散五尔兖布之妻为杨伊勒氏(260)。

  • 阿里侃

    读音:Ālǐkǎn金代女真族姓氏,其汉姓曰 “何”。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氏族》收载; 《姓氏词典》 引 《中国风俗史》 亦载,其注云: “后改为何氏。”

  • 读音:shàng【源】 春秋时齐国上之登之后。上之登为邢公之御(驾车人)(17,60)。亦见《姓苑》(17,21,24)。【布】 山东沂水(332)、江苏武进(314)、四川汉源(336)、安徽淮南(

  • 读音:Chóu【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又,四川广元北筹笔驿,相传诸葛亮出师时曾驻军筹划于此,或以地为氏(62)。《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中国姓氏大全》 引 《

  • 萬俟

    读音:Mòqí/Mohchi,Mohkeh,Manchi,Mochi【源】 万俟为鲜卑族之部落,以部为氏(11,27,62)。万俟氏乃役属于匈奴之鲜卑牧民,原居夏州。故城在今陕西靖边红

  • 汪澤

    读音:Wāngzé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 斯泥也

    读音:Sīníyě【综】 佤族姓。亦作〔塞泥也〕,世居云南西盟中课寨(160)。

  • 子我

    读音:zǐ wǒ【源】 春秋时鲁国叔孙成之子申,字子我,其后以王父字为氏,见《姓氏英贤传》(12,17,21,60)。【人】 子我封人(一作子我羽人),周时卫大夫(6,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

  • 有邰

    读音:Yǒutái【源】 有邰,古国。后稷(周之始祖,传15代至武王,遂有天下)所封,故城在今陕西武功南8里(87)。后稷母有邰氏女曰姜嫄(一作源),生后稷,封于邰,见《史记·周纪》(87)。又,帝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