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蘇都里

蘇都里

读音:Sūdūlǐ

清代满族姓氏。散处黑龙江苏佳村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或改为单姓“”。见《满族姓氏略》。嘉庆间镶蓝旗蒙古都统苏尔慎,即姓苏都里氏。

《中国人名大辞典》 作“苏都哩”。

猜你喜欢

  • 读音:Xiù《姓氏词典》引《太平图话姓氏综》收载,其注云: “《汉书·游侠传》有绣君宾。”未详其源。(按:綉君宾,《郑通志》作“繡君宾”,知“綉”乃“繡”之俗体,今皆简作“绣”。)

  • 读音:Qiáng【源】 系自隗姓(5,17)。廧咎如系春秋时小国(故城在今山西太原东北),赤狄别种,以国为氏(17)。又,刘子取廧人、直人。廧系周地,以地为氏(60)。【望】襄阳(418)。罕见姓氏。

  • 三㐾

    读音:Sānyuán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词典》亦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 《希姓录》云:“源于子姓。 ‘微子之后’。”查字书无“㐾”字, 疑乃“伉”字

  • 僕敬

    读音:Pújìng【综】 见《中国姓氏汇编》(75,91)。疑系仆散之笔误。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亦收,未详其源。

  • 读音:gài吴王弟夫概之后。(见《路史》)▲〈五代吴越〉概齐物,杭州人,道士。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姓氏考略》注“㮣”引《路史》云:“吴王弟夫㮣之后。 亦作‘

  • 读音:Huì/Huey,Hwei【源】 濊貉,东夷国名(故城在今朝鲜),皆以濊为氏,见《辽东志略》(63)。

  • 读音:Tán【源】 为瞿昙氏所改(60,62)。【望】河南(17,418)。【布】湖北武汉(91)、台湾台北(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昙迁,南北朝宋时人。宣城太守范晔被杀,家有12丧,

  • 布德吉鼐滿岱

    读音:Bùdéjí′nǎimǎn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氏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别帖乞乃蛮歹”。

  • 石盞

    读音:Shízhǎn【源】 金时女真人姓(21,60,71)。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望】 广平(60,71)。【变】 ①一作〔石琖〕,见《洪嵒老人石琖公墓碣铭并序》(71)。 ②汉姓为

  • 商陵

    读音:Shānglíng【源】 见《姓苑》(17)。以所居地为氏(60,62)。【人】 商陵牧子,周时人(11)。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以所居地为氏。”未得其祥。周代有商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