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Qiú

裘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官名为姓氏。相传周朝有官名为裘官,负责制皮,后代以官名为姓氏。二是本仇氏,为避难改为裘氏。三是以采邑为姓氏。春秋时卫国有大夫被分封在裘邑,其后人用裘为姓。

裘氏是较常见姓氏,当今尤以浙江、江苏为多。

裘姓历史人物有裘万顷,宋朝著名诗人,为人正直,淡于名利。其诗清婉有情致。

裘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七十一位。


【源】 ①官有世功,若韦氏、裘氏、冶氏之类,以官为氏(60,62)。《考工记》云:攻皮之工凡五,其一曰裘氏,主制裘者也(60)。②系自姬姓。春秋时卫大夫食采于裘(故城在今河南东北),后以邑为氏(6,21,60)。一说,卫献公以裘氏之邑赐大夫柳庄,柳庄为郑国人,因氏(6,7)。③本仇氏,因避仇改为裘氏(6,11,17)。一说,求氏,因事改为裘氏(12,21,62)。【望】 渤海(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浙江、江苏等省多此姓,二省裘姓约占全国汉族裘姓人口61%。【人】 裘仲友,汉时人(15,21)。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北京,上海之松江,河北之景县,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大同、运城,江西之崇仁,福建之清流等地均有。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卫大夫食采於裘,因氏焉。”此以邑为氏。②又云: “本求氏,改为裘。望出勃海、虢略。” ③ 《广韵》 注云:“本仇氏,避雠改裘。” ④ 《姓氏考略》 据《周礼·贾公彦疏》 注云: “官有世功,若韦氏、裘氏、冶氏之类,以官为氏。”

唐代有裘甫; 宋代有裘万顷,新建人; 元代有裘廷举,会稽人; 清代有裘尊生,钱塘人。

猜你喜欢

  • 索齊哷

    读音:Suǒqíliè【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四派,出吉林乌喇、吉林、松花江、叶赫等地(23,63,180,260)。【变】 ①亦作〔索齐勒〕(180,260)。②清正蓝满洲护军哈达之妻为索奇勒氏,镶

  • 科本

    读音:Kēběn【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兀鲁特(一作厄鲁特)(23,63,260)。【人】 科本巴朗,清正黄旗人,清初由护军校从征山东等地,阵亡,赠骑都尉(23)。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厄鲁特地方,为

  • 阿素

    读音:Āsù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葵丘

    读音:kuí qiū【源】 ①春秋时陈留外黄县东葵丘(原为宋地,故城在今河南兰考旧考城东30里),大夫食其邑者,氏焉(7,60,62)。②春秋时齐大夫食邑(故城在今山东临淄西)。因氏(12,15,17

  • 吉子

    读音:Jízǐ【综】 彝族姓。属倮米家支,又称〔既古吉子〕(375)。

  • 逢門

    读音:Féngmén【源】 夏时炎帝之裔逢门之后(17,60)。【变】 或作〔逢蒙〕、〔蠭门〕、〔蠭蒙〕(17)、〔逄门〕(12)。【人】 逢门子豹,汉时人,著有兵法,见《汉书》(6,12,17)。历

  • 读音:jīn【源】 见《姓苑》(11,12,15,17,22)。【变】 亦作〔腱〕、〔竻〕(22)。【望】 代郡(17,418)。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初见於《姓苑》,未详其源。

  • 娑里

    读音:Suōlǐ《姓氏词典》引《宋史》收载。其注称: “宋有娑里三文。”未详其源。

  • 若姆

    读音:Ruòmǔ门巴族姓氏。为历史上父系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门巴族》收载,未得其详。

  • 沙岳特

    读音:Shāyuè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乌鲁特(一作兀鲁特)(23,63,260)。【变】 清镶黄旗蒙古马甲阿尔哈奇之妻为萨尔岳特氏(260),〔萨尔岳特〕似即沙岳特之异译。清代蒙古族姓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