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iǎ

【源】①系自姬姓。周康王封唐叔虞(武王之子、成王之弟)之少子公明于贾(故城在今山西临汾之贾乡),为周附庸,谓之贾伯,后以为氏(6,7,9,12,17)。②晋灭贾国(参见上条),封与晋公族狐偃之子射姑,谓之贾季,亦称贾佗,其后以邑为氏(11,12,17,60)。③女真人姓。女真部族中之贾氏自金时即世居永清,见《永清县志·贾澎传》(71)。④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23)。又,清满洲八旗姓嘉佳氏后改为贾氏(180)。今满族姓(344)。⑤裕固族贾鲁各氏,汉姓为贾(198)。⑥彝(130)、苗(135)、土家(378)、蒙古(344)等民族均有此姓。 【望】武威(418),洛阳、长乐(17,21,60),临汾(261)。 【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2%,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河南、河北、四川、山西等省多此姓,4省贾姓约占全国汉族贾姓人口61%。 【人】贾华,春秋时晋大夫(7,21)。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壮、彝、满、藏、土家、裕固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 (周同姓国),伯爵,康王封唐叔虞少子公明於此。同州有贾城,即其地。或言河东临汾有贾氏是也。为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此当系出姬姓。②郑樵又注: “晋既并贾,遂以为邑,故晋之公族狐偃之子射姑食邑於贾,谓之贾季,其后则以邑为氏。”此亦当系出姬姓。③藏族之贾姓,或分布於甘肃之天祝,由 “贾义” 省改,本部落名,以之为姓。④裕固族之贾姓,由贾勒各氏所改。“贾勒各” 乃裕固族之户族名,或以代姓,后改单姓“”,盖取“贾勒各”之首音谐 “” 而得。

汉代有贾谊,洛阳人; 唐代有贾岛,诗人。

猜你喜欢

  • 读音:Hǔ《姓氏词典》据《姓解》 收载。其注云: “以地名为姓氏。㙈, 地名。在今山西境内。”

  • 甘莊

    读音:Gānzhuāng【源】 周惠王少子甘昭公之子成公,世官王所,其后有甘先氏、甘庄氏、甘士氏,见《路史》(60,62)。又见《姓解》等书(7,9,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

  • 農吉勒

    读音:Nóngjílè【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哈达(23,63,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哈达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執失

    读音:Zhíshī【源】 代北突厥族姓。北蕃酋帅有咄密支颉利发,姓执失氏,降唐,为定襄州都督(7,12,60)。【变】 ①后改为执氏(60)。②又,《中华姓府》引《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有报矢氏(63)

  • 屈突

    读音:qū tū【源】 鲜卑人姓(242)。南北朝时东部宇文部之别种库莫奚之姓,原居今河北围场境,后徒昌黎,即今辽宁朝阳。北魏登国十年始归魏,至孝文帝时改屈突氏为屈氏,后至西魏时又复旧姓为屈突(70,

  • 汪扎

    读音:Wāngzhā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伶綸

    读音:Línglún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援引《万姓统谱》收载,其注“泠伦”云:黄帝乐官二名,分为四氏(或作伶纶、伶伦、泠沦)。”

  • 燕佳

    读音:Yānjiā【综】清正蓝旗满洲前锋公图之妻为燕佳氏(260)。

  • 喇來

    读音:Lǎlái阿昌族姓氏。今云南之陇川有分布,或改单姓“赖”,盖取 “喇来”之尾音谐汉姓“赖”而得。《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有载,未详其他。

  • 巷伯

    读音:Xiàngbó【源】 周大夫巷伯之后,见《姓考》(17,62)。《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姓考》注云: “以官名为姓氏,周大夫巷伯之后。巷伯,即后世的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