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Duó

【源】 ①齐太公之后(8,17)。②春秋时晋大夫铎遏寇之后(11,12,17,62)。③唐时姚州(故治在今云南姚安北)夷有铎氏(50,60,62)。【望】 绛郡(12,17,418)。【布】 台湾台北(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铎椒,汉时楚太傅,通春秋学(61)。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①其引 《路史》 云: “齐太公之后。”齐太公,史指田和,则知此当系出田氏 (妫姓)。②又云:“以官为氏。” 铎,古代统治者传令时所用的大铃,司铎者或以为氏。③又云: “或以地为氏”,古有铎州,唐置,为羁縻州,今四川茂县一带,居此者或以地名为姓。④又据 《唐书》 注云: “姚州夷亦有铎姓。”姚州,唐置,故城在今云南姚安县北。⑤又,《姓氏词典》据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云: “系铎遏氏所改。出自春秋时晋国大夫铎遏寇之后。”

郑樵注引 《姓苑》 云: “今绛州有铎氏。” 又,汉有楚太傅铎椒; 唐有铎罗望。

猜你喜欢

  • 读音:Lōu《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今河南有此姓。”未详其源。

  • 伊勒穆

    读音:Yīlèmù【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哈达(23,63,180,260)。【变】 亦作〔伊尔穆〕(180,260)。【人】 清镶蓝旗满洲护军花色之妻为伊尔穆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哈达地

  • 哈喇魯

    读音:Hǎlǎlǔ元代 “色目人” 姓氏,为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续通志·氏族略》译作“哈喇娄。” 《姓氏词典》 引《姓觿》亦收。其注云: 元有松江万户府达

  • 读音:Yáo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汉语大字典》 注 “滛”,以为 “淫” 之讹。然“淫”亦有yáo音。(见《康熙字典》)。

  • 读音:Shū《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

  • 阿禮哈

    读音:Ālǐhǎ【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和通吉郭思屯、瓦尔喀等地(23,63,180,260)。【变】 后改为何氏(180)。【人】 清正白旗满洲领催那哈纳之妻为阿礼哈氏(260)。

  • 徹爾濟達

    读音:Chèěrjìdá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陶宗仪《南村辍耕》译作“察里吉歹”。

  • 普舍尼奇内

    读音:Pǔshě′níqí′nèi俄罗斯族姓氏。汉意为 “小麦”,遂以为姓。《中国人的姓名·俄罗斯族》 收载,未详其源。

  • 泡羊

    读音:Pàoyáng【综】 景颇族姓。属载瓦支系,汉姓为杨(166)。景颇族姓氏,属载瓦支系。《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收载。或作“泡杨”,或改为单姓 “杨”、“羊”。盖取“泡羊”之末音谐以

  • 读音:guā季䯄之后有䯄氏。(见《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