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诗词古文>嵇含生平

嵇含生平介绍

嵇含(公元263年—306年),字君道,家在巩县亳丘(今河南省巩义市),自号亳丘子,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及植物学家,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集)人,嵇康的侄孙。生于魏景元四年,卒于晋光熙元年,年四十四岁。陈敏作乱时,被荐为广州刺史。刘弘死后,嵇含留领荆州。嵇含素与司马郭劢有隙,司马郭劢乘夜杀害了嵇含。嵇含的著名作品不多,包括了三首五言诗《登高》、《悦晴》、《伉俪》。虽然《隋书·经籍志》录有《嵇含集》10卷,但已佚失。永兴元年(304年)著有《南方草木状》一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植物志。
>>查看嵇含的诗词古文

人物生平

  仕族世家

  魏晋时期,中国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而又深刻的变化,各个领域的一些人物及其论著,至今人们仍在研究、品评。嵇含,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一位。

  嵇含出生在仕族世家。祖父嵇喜,有当世才,历任曹魏太仆、宗正、徐州刺史。父亲嵇蕃,为太子舍人。“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就是他的叔祖父。嵇康的儿子、拜晋惠帝朝的侍中大夫的嵇绍,是嵇含的叔父。嵇含是嵇绍抚养长大的,叔父象对亲生儿女一样爱护、关心、培养他。他一直到出仕才离开叔父身边。

  不图权贵

  嵇含自祖辈以来,家门屡遭不幸。先是嵇康尚魏宗世长乐亭主,因和曹氏有姻亲关系,不肯依附司马氏政权,而被司马昭所杀。其子嵇绍后为晋惠帝秘书郎、侍中,永兴元年(公元304年),皇室内部发生战争,嵇绍跟随惠帝与叛乱的贵族战于荡阴, 保卫皇帝的侍卫都被打跨了,只有嵇绍以身护帝,为叛军所杀。

轶事典故

  慎终之室

  由于嵇氏一门以文名世,受书香门第的熏染,所以嵇含少年就好学能文。为了陶冶自己的品质,保持谦虚的态度,在自己住室的门上书“归厚之门”,室内壁上书“慎终之室”以鞭策自己。 以后终于“举秀才,除郎中”,成了一位品学兼优的人。

  花雕嫁女

  花雕是绍兴酒的代名词,是历代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的传统名酒。然而花雕嫁女则是最具绍兴地方特色的地方风情。

  晋代的嵇含即是记录花雕的第一人。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中详录:“南人有女数岁,既大酿酒,侯冬陂池竭时,置酒罂中,密固其上,瘗陂中。至春潴水满,亦不复发矣。女将嫁,乃发陂取酒,以供宾客,谓之女酒,其味绝美。”意思是说:南方人生下女儿到几岁时,便开始大量酿酒,等到冬天池塘中的水干枯时,将盛酒的坛子封好口,埋于池塘中。那怕到春天的积水满池塘时,也不挖出来。只有当女儿出嫁时,才将埋在原池塘中的酒挖出来,用来招待双方的客人,这种酒称为女酒,它的口味是极好的。嵇含在这里记录的是最能代表绍兴风俗的“花雕嫁女”的史实。因为,此埋于地下的陈年“女酒”,由于其储存的包装物为经雕刻绘画过的酒坛,故称“花雕”。花雕其实应该说是“雕花的老酒”或“雕花酒”,只是因为古人喜欢将谓语动词后置的缘故,所以“花雕”的称呼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可以说,花雕酒成了女儿出嫁宴飨亲朋好友的必备之物,体现的是古越国之文明,也盛载着嵇含留给人类的一种深情和一种心愿。

主要成就

  孤篇横绝

  嵇含的才华,从《南方草木状》这部著作更可以看出。

  这部书问世于西晋永兴四年(公元304年),距今已一千七百多年,是我国现存古代最早的植物学文献之一,是他在军旅中每到一处就悉心谘访当地风土习俗,将别人讲述的岭南一带的奇花异草,巨木修竹,笔记下来,整理、编辑而成。

  《南方草木状》这部书,纲目分明,条分缕析。它在形式上分条叙述,但内容各异,互不牵连,所以可以独立成篇。作者按照事物本身的条理性和人们的认识规律,有层次地把叙述和议论交替进行,不仅使读者对此树的形态,用途有所了解,也领会到其中包含的哲理。这部著作问世后,客观上推动了当时笔记文学的发展。

  《南方草木状》是世界上最早的区系植物志,比西方植物学专著要早一千多年。因此,我们说嵇含是世界上可考的第一位植物学家,是当之无愧的。

猜你喜欢

  • 傅玄

    傅玄(217~278年),字休奕,北地郡泥阳(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东南)人,西晋初年的文学家、思想家。出身于官宦家庭,祖父傅燮,东汉汉阳太守。父亲傅干,魏扶风太守。

  • 晁公武

    晁公武(1105—1180),南宋著名目录学家、藏书家。字子止,人称“昭德先生”。济州钜野(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冲之之子。

  • 吴镇

    吴镇(1280—1354),元代画家。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尝署梅道人。浙江嘉善人。早年在村塾教书,后从柳天骥研习“天人性命之学”,遂隐居,以卖卜为生。擅画山水、墨竹。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取马远、夏圭,干湿笔互用,尤擅带湿点苔。水墨苍莽,淋漓雄厚。喜作渔父图,有清旷野逸之趣。墨竹宗文同,格调简率遒劲。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精书法,工诗文。存世作品有《渔父图》、《双松平远图》、《洞庭渔隐图》等。

  • 李道坦

    道坦字坦之,钱塘人。

  • 王穉登

    王穉登(1535—1612),即王稚登,字伯谷,号松坛道士,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后期文学家、诗人、书法家。王穉登少有才名,长益骏发,名满吴会。嘉靖年间,两度游学京师,客大学士袁炜家。万历二十二年,与陆弼,魏学礼等召修国史。万历四十年(1612年)卒,年七十七。著有《吴社编》、《弈史》、《吴郡丹青志》。擅长书法,善书法,行、草、篆、隶皆精,名作《黄浦夜泊》存世。

  • 方苞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 陈于王

    陈于王,字健夫,苏州人,入沈阳,隶汉军,后居顺天宛平(今北京丰台一带)人,平生嗜好诗文,著有《西峰草堂杂诗》。康熙三十八年(1699)《桃花扇传奇》问世后,陈于王有感于短命昏君朱由崧重蹈南朝陈后主覆辙的历史事实,激愤难抑,吟咏脍炙人口的怀古名篇《题桃花扇传奇》。

  • 诸廷槐

    诸廷槐,字殿抡,号佃楞,嘉定人。诸生。有《啸雪斋集》。

  • 朱之弼

    (1621—1687)顺天大兴人,字右君,号幼庵。顺治三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转工科。以敢言称,一年中四迁至户部侍郎。康熙间累官工部尚书。

  • 黄大临

    黄大临,生卒年不详,宋代词人,字元明,号寅庵,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庭坚之兄,绍圣间为萍乡令。存词3首,风格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