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诗词古文>郑兼才生平

郑兼才生平介绍

郑兼才(1758~1822)字文化,号六亭。福建德化三班硕杰人。清嘉庆三年(1798)解元。是福建名解元之一,《台湾县志》、《台湾府志》纂修者。>>查看郑兼才的诗词古文

人物生平

  他一生长期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等工作,为开发台湾、建设台湾献出毕生的精力与宝贵的生命,为中华民族、为台湾人民作出不朽的贡献。

  郑兼才生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青年时期曾肄业福州鳌峰书院,为院长盂超然高足。乾隆五十四年(1789)考选拔贡,人国子监,深得祭酒王廷珍器重。旋考充正蓝旗官教习,游京师九载。嘉庆三年(1798)铨选福建闽清县教谕。同年,应戊午科福建乡试中式第一名。之后,历任福建安溪、建宁县教谕。嘉庆九年(1804)调台湾县教谕。嘉庆十年(1805),赴京参加乙丑科礼部会试未中。以后历科会试,由于当时封建考试制度的积弊,屡试均未第。

  嘉庆十年兼才会试落第后,复返台抵任,适逢同安蔡牵率武装攻占台湾鹿耳门、凤山、淡水等地,兼才奉命协力率众收复鹿耳门等处,以军功升江西长宁县令,兼才坚辞,调福建泉州府教授。其后,旋又到台湾任职多年,直至去世。

  郑兼才所到之处,修建学宫,振兴教育,移风易俗。“举凡乡国利病,须言于当事者,必大声疾呼”。在台任职期间,以崇圣兴学为己任,凡文庙、殿阁、明伦堂及名宦、乡贤、忠义、孝悌诸祠均勤加修建。曾撰写《代郡台请广乡试中式额及岁科试入学额初呈》、《募修台湾县学宫序》、《鹿耳门天后庙额跋》等各种文稿,表达了他对培育台湾地方人才,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关切。

  郑兼才更重视地方史乘的纂修工作。任台湾县教谕时,在倡修学宫、兴办文化教育等工作外,又与嘉义县教谕、安溪谢金銮合修《台湾县志》。他曾说“邑事之当举,独学宫哉,徵文考献,志乘其要也”。他担负《台湾县志》修纂的筹理谋划,并参与撰稿和编辑。亲笔撰写《申报续修台湾县志文》、《上汪制军论修台湾县志书》、《续修台湾县志列传》、《续修台湾县志后跋》、《上胡墨庄观察再订台邑志稿条记四条》等文稿。《台湾县志》修纂完成后,又受命与谢金銮合力修纂《台湾府志》,谢金銮因病归梓,兼才独力完成。

  郑兼才学问渊博,阅历丰富,为人宽厚,乐于助人,做事勤谨,竭尽全力。道光二年(1822),在台湾督建昭忠祠时,因劳累过度,中暑病殁,为台湾人民,为台湾的建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65岁。

猜你喜欢

  • 庾徽之

    南朝宋颍川鄢陵人,字景猷。性豪丽,服玩奢华。任御史中丞时尝奏治颜竣与王僧达共谋。出为南东海太守,卒于官。

  • 牛僧孺

    牛僧孺(779年-848年),字思黯,安定鹑觚人,唐朝宰相,牛李党争中牛党领袖。牛僧孺是进士出身。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以贤良方正对策,与李宗闵等共同抨击时政,为宰相李吉甫排斥而久不任用。穆宗时,累官至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敬宗时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大和四年(公元830年)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成为牛(僧孺)、李(德裕)之争中牛派首领人物。武宗时,李吉甫之子李德裕为相,牛被贬任循州长史。宣宗时召还,不久病卒。

  • 阎宽

    生卒年不详。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人。玄宗天宝初任醴泉尉,后转太子正字。与李白相遇于坊州,白尝有《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五、《国秀集》目录。阎宽有诗名于开元、天宝时,芮挺章选诗5首入《国秀集》,李白赞其诗“沉郁富才力”。《全唐诗》存诗5首。

  • 刘爚

    刘爚(1131—1216年),原名刘诏,字晦伯,号云庄居士,建宁崇安(今福建建阳县)人,南宋大臣、理学家。师从朱熹和吕祖谦。乾道八年,中进士,授山阴主簿。累迁国子祭酒,拜刑部侍郎,封建阳县开国男,署理工部尚书。嘉定九年(1216年),卒于位,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谥号文简。

  • 诸葛梦宇

    诸葛梦宇(?~一二七九),字芝苧,号桐庵。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进士(《至顺镇江志》卷一八)。官至参知政事、签书枢密院事。帝炳祥兴二年崖山兵败,自缢(《曲阿诗综》卷八)。

  • 辛文房

    元西域人,字良史。以能诗称。有《唐才子传》。

  •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朱炳清

    朱炳清,字小泉,海盐人。诸生。有《碧琅玕馆诗钞》、《晚翠楼诗钞》。

  • 郑琮

    郑琮,字亮卿,龙溪人。诸生。有《樗云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