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诗词古文>周芬斗生平

周芬斗生平介绍

周芬斗,安徽桐城人。清雍正十三年(1735)举人。乾隆十四年(1749)三月由平和知县调任诸罗知县。乾隆十六年(1751)在任。>>查看周芬斗的诗词古文

猜你喜欢

  • 颜真卿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 罗邺

    罗邺(825—?),字不详,余杭人,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李夔

    李夔(1047—1121),字斯和,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北宋官员,抗金名臣李纲之父。神宗元丰三年(1080)进士,通晓军事,抵御西夏来犯有功,后历任大宗正丞、太常少卿、京西南路安抚使等职。

  • 张濯

    生卒年不详。肃宗上元二年(761)登进士第。德宗建中二年(781)客游洛阳、蒲州。其后行迹无考。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二八。《全唐诗》存诗2首。

  • 郑伯熊

    郑伯熊(1124—1181),字景望,学者称敷文先生,永嘉城区(今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曾任国子监丞、著作佐郎兼太子侍读,婺州知州、宁国知府等职。任上曾设书院印行二程之书,聚生徒二百余人,亲临教授。郑伯熊继承和发扬洛学与关学,叶适、陈亮亦曾向他问学。遗著有《郑景望集》《郑敷文书说》等。

  • 郑可学

    (1152—1212)兴化军莆田人,字子上,号持斋。从学朱熹之门,久之,最得精要,四方来学者,熹多使其质正。及熹知漳州,延教其子弟。晚以特科调衡州司户,授忠州文学。有《春秋博议》、《三朝北盟举要》、《师说》。

  • 郭长倩

    金文登人,字曼卿。登熙宗皇统六年经义乙科。仕至秘书少监,兼礼部郎中,修起居注。所撰《石决明传》为时辈所称。有《昆仑集》。

  •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祖攀龙

    祖攀龙,字癯仙,巢县人。贡生,官建平训导。有《醉春轩诗集》。

  • 张仲素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