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诗词古文>赵汝愚生平

赵汝愚生平介绍

赵汝愚(1140年—1196年2月20日),字子直,原籍饶州余干(今江西余干县),生于崇德县洲钱(今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南宋名臣、学者,南宋宗室,宋太宗赵光义八世孙、汉恭宪王赵元佐七世孙。赵汝愚早有大志,为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状元及第。宋孝宗崩逝后,赵汝愚策划实施“绍熙内禅”,奉嘉王赵扩(宋宁宗)即位。以功升任右相,与留正同心辅政。庆元元年(1195年)遭韩侂胄诬陷,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庆元二年(1196年),于衡州暴卒(一作服药而死)。开禧三年(1207年),韩侂胄被杀,朝廷复赵汝愚原官,赐谥忠定,追赠太师、沂国公。宋理宗时,配享宁宗庙廷,追封福王,后改周王。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查看赵汝愚的诗词古文

生平

  汝愚(1140年-1196年2月20日)少年勤学有大志,曾说:“大丈夫留得汗青一幅纸,始不负此生,”孝宗乾道二年(1166),考中进士第一(状元),授秘书省正字,迁著作郎,知信州、台州.改任江西转运判官,后入朝为吏部郎兼太子恃讲,迁秘书少监兼代给事中。淖熙八年(1181),代理吏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明年,以集英殿修撰出任福建军帅。后进直学士,出任四川制置使兼成都知府。时羌族四处骚扰,汝愚以计分散其势力,始相安多年。孝宗赞扬他有文武全才。光宗接位,进为敷文阁学士,知福州。绍熙(1983年版《辞源》作绍兴,误)二年(1191)。召为吏部尚书.四年,升知枢密院事。五年,太上皇孝宗病死,子光宗向与父不和,称病不执丧礼。于是两宫隔绝,大臣累奏不复,迁延多日,朝野忧虑,左丞相留正称病他去,官僚几欲解散,人心益浮动。汝愚以国事为重,临危不惧,屋进两宫疏通,又与工部尚书赵彦边等密议,派知阁门事韩侂胄进宫禀请宪圣太后垂帘,主持丧事:并逼使光宗退位,拥其子嘉王赵扩即皇帝位.嘉王恐负不手之名坚辞。汝愚劝道:“天子当以安社稷、定国家为孝,今中外忧乱,万一生变,将置太上皇于何地?”于是嘉王即位,是为宁宗.改元庆元。命汝愚兼代参知政事,特进右丞相枢密使。推辞不就,并请召还留正,使续居相位,又荐朱熹待制经箍;召回外出之官员,以安定朝政。留正还朝,汝愚自请免兼职,改任为光禄大夫,右丞相.力辞再三,宁宗不允,遂与留正同心辅政、时外戚韩惋胄以拥戴定策有功,出入皇宫,渐见亲幸,居中用事,乘问争权。待制朱熹、吏部侍郎彭龟年,以韩侂胄窃弄威福,不去必为后患,提出弹劾,未果。朱熹主张以厚赏酬劳,勿使干预朝政,而汝愚为人疏坦,不以为虑。侂胄遍植党羽,垄断言路。排斥贤良,汝愚势孤。天子更无所倚信。侂胄诬汝愚以同姓居相位,必不利于社稷,因而罢右丞相.以观文殿学士出知福州。国子祭酒李详、博士杨简,太府丞吕祖俭等,以汝愚勋劳卓著,精忠贯于天地.先后上疏挽留,太学生客人伏闸上书,皆遭贬斥。有人以汝愚“倡引伪徒,图为不轨”,诏谪宁远军节度副使,贬放永州(今湖南零陵)。汝愚怡然就道,对送行者说:“看侂胄用意,必欲杀我。我死,君等方可无事。”宁宗庆元二年(1196)正月,行至衡州,得病,为守臣钱鍪所窘,壬午日(2月20日)暴卒(《庆元党案>>什遂服药而卒)。宁宗开禧三年(1207).侂胄被诛,党禁渐解,尽复汝愚原官,赐谥忠定,赠太师,追封沂国公。理宗诏配享宁宗庙廷.追封福王,义进封周王。有子九人。《宋史>)卷三九二有传。

  汝愚学务实用,常以司马光、范仲淹等自期。著有《忠定集》十五卷、《太祖实录举要》若干卷、《类宋朝诸臣奏议》三百卷等。

  洲钱赵氏,聚族而居,汝愚所得廪食常分与旗人,而自奉甚薄。虽贵为丞相,仍布衣蔬食. 乡人盛赞其清正贤能,故命其故巷为生贤里、巷东小桥为生贤桥,相沿至今。又于隔河梁代古刹柢园寺建赵忠定祠。祠后毁于火,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重建,钱梦得为之撰《重建赵忠定公祠记》清光绪间(1875~1908)又重建。

猜你喜欢

  • 公羊高

    公羊高,旧题《春秋公羊传》的作者。战国时齐国人。相传是子夏(卜商)的弟子,治《春秋》,传于公羊平。《春秋公羊传》最初仅有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及齐人胡母生,才“著于竹帛”,流传于世。《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着重阐释《春秋》之“微言”、“大义”,史事记载较简略。

  • 卢殷

    卢殷(746年-810年11月)唐朝诗人,范阳人。元和五年十月,以故登封县尉,卒登封,年六十五。擅长写诗,全唐诗录存他所作诗十三首。自少至老,诗可录传者,在纸凡千余篇。无书不读,然止用以资为诗歌。与孟简、孟郊、冯宿为好朋友。

  • 张易之

    张易之(?—705年),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行五人称五郎,白皙貌美,兼善音律歌词。初以门荫迁为尚乘奉御。武则天临朝,太平公主荐易之弟昌宗入侍禁中,昌宗复荐易之。深得武则天的恩宠。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十二日,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趁武则天病重发动神龙革命,迎唐中宗复辟,诛杀张氏兄弟。《太平广记》记载,二人在迎仙院被杀后,其尸体又于天津桥南被公开枭首。另外两个身居高官的兄弟张昌期、张同休也同时被处死。

  • 元凛

    生平无考。《唐诗纪事》卷二八存其诗2首,《全唐诗》据之收入。

  • 王绍

    (743—814)唐京兆万年人。本名纯,避宪宗讳改。王端子。少为颜真卿器重,字之曰德素,奏为武康尉。累迁仓部员外郎、户部侍郎、尚书,判度支。德宗以其谨密,恩遇特异。宪宗元和初为武宁军节度使,搜集军政,推诚示人,出家资赏士,举军安赖。拜兵部尚书。卒谥敬。

  • 魏承班

    约公元九三O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年不详死于925年五代时许州人,约后唐明宗长兴初前后在世,据当代学者考证,死于前蜀败亡之际。父魏宏夫,为蜀王建养子,赐姓名王宗弼,封齐王。承班为驸马都尉,官至太尉。国亡,与其父同时被杀。承班工词,艳丽似温庭筠,今存二十一首(见《唐五代词》)。元遗山曰:魏承班词,俱为言情之作。大旨明净,不更苦心刻意以竞胜者。

  •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宗必经

    隆兴南昌人,字子文。理宗景定三年进士。为瑞州通判。宋亡入元,世祖诏求江南人才,留梦炎等荐之而固辞,被械至燕京,系狱三年放还。有《玉溪集》。

  • 袁易

    (1262—1306)平江长洲人,字通甫。力学不求仕进。辟署石洞书院山长,不就。居吴淞具区间,筑堂名静春。聚书万卷,手自校雠。有《静春堂诗集》。

  • 柳中庸

    柳中庸(?—约775)名淡,中庸是其字,唐代边塞诗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为柳宗元族人。大历年间进士,曾官鸿府户曹,未就。萧颖士以女妻之。与弟中行并有文名。与卢纶、李端为诗友。所选《征人怨》是其流传最广的一首。《全唐诗》存诗仅13首。其诗以写边塞征怨为主,然意气消沉,无复盛唐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