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诗词古文>曹邺生平

曹邺生平介绍

曹邺(约816~875),字业之,一作邺之,桂州(今广西桂林阳朔)人。晚唐诗人。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曹邺才颖最佳。曹邺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查看曹邺的诗词古文

籍贯

  曹邺在大中四年(850年)中了进士,惊喜之余,写下了《寄阳朔友人》:“桂林须产千株桂,未解当天影日开,我到月中收得种,为君移向故园栽。”这诗反映了当时广西文化教育的现实,对广西的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诗中他希望自己开个头,撒下种子,桂林今后能出更多的人才。

  翻开广西地方志,唐代中进士的第一人是梧州府的李荛臣(632年),由于梧州偏僻,李荛臣对广西的影响并不大,时隔两百余年,才出了第二名进士,这就是桂林府的曹邺。而曹邺之后,临桂人赵观之(855),平南人梁嵩(925)等许多广西人都先后中了状元。清代举人泗城教授王维新在《阳朔道中怀曹邺》一诗中说:“唐代文章原后起,岭西风气实先开。”指曹邺不仅在晚唐全国的诗坛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还是广西地区诗风的开创人物。曹邺以前,广西土生土长的文人未见史载,曹邺可以说是广西第一个著名诗人,他与同时代的曹唐(临桂人)一起,对广西地区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传曹邺少时曾在阳朔城北天鹅山下的一个岩洞中读书,这个岩就是现在的读书岩。后人为了纪念他,曾在那里建曹公祠,曹公书院。只可惜祠和书院已废,只有读书岩现在还是阳朔古迹。曹邺曾迁居桂林城北的阜财坊,后迁莺坊。唐末,桂林曾为曹邺建名贤坊,可惜这些胜迹都没能保存到今天。

  曹邺出生山清水秀的阳朔,在阳朔留下了不少描绘山水的诗篇。如《东洲》:

  江城隔水是东洲,浑是金鳌水上浮。万顷碧波分泻去,一洲千古砥中流。

  诗中所说的东洲,又称金鰲洲,在城东漓江中,形状窄长。傍晚,远望它宛如一条金色鰲溯游而上,为阳朔一景。阳朔县城西隅,有屏风山,又称西山,也叫西郞山。曹邺有《西郎山》诗一首:“西郎何事面西方,欲会东郎隔大江。自古明良时一遇,东郎未会恨斜阳。”而城东福利附近,又有一个如同人样,立于其上的小山,与西郎山遥遥相对,叫东郎山,曹邺作诗《东郎山》:“东郎屹立向东方,翘首朝朝候太阳。一片丹心存万古,谁云坐处是遐荒。”诗人借景抒怀抒发了被迫隐退,明君良臣不能常得的感慨,表现了诗人虽身处遐荒之地,仍丹心系念国事的高尚情操。

  桂林阳朔(今属广西)人。大中四年 (850)进士。曾为天平节度使掌书记。迁太常博士,历祠部、吏部郎中,仕至洋州刺史。

  曹邺和于□、刘驾等在创作中都致力于古诗和乐府,反对当时拘守声律和轻浮艳丽的诗风。他的诗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如《捕鱼谣》:“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天子好年少,无人荐冯唐;天子好美女,夫妇不成双。”对最高统治者予以大胆的谴责和讽刺。《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不啻为贪官污吏写照。又如《筑城》:“呜呜啄人鸦,轧轧上城车,力尽土不尽,得归亦无家。”写出沉重徭役使农民家破人亡的惨状。他的诗质朴洗炼,多采用民间口语,有些接近谣谚,而笔锋锐利,富有战斗性。

生平

  曹邺 (816~?)晚唐诗人。字邺之。阳朔人。自小勤奋读书,屡试不第,流寓长安达10年之久。大中四年(850)登进士,旋任齐州(今山东济南)推事、天平节度使幕府掌书记。咸通(860~874)初,调京为太常博士,寻擢祠部郎中、洋州(今陕西洋县)刺史,又升吏部郎中,为官有直声。咸通九年(868)辞归,寓居桂林。平生擅长作诗,尤以五言古诗见称。诗作反映社会现实,体恤民疾,针砭时弊。著有《艺文志》 、《经书题解》及《曹祠部集》。

  曹邺与晚唐著名诗人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曹邺才颖最佳。曹邺曾任郎中,刺史等官职,他的诗多是抒发政治上不得志的感慨,少数是讽刺时政,也有一些山水佳篇。他写下了不少千古名诗,如《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怨诗》(四首之一):“手推讴轧车,朝朝暮暮耕。未曾分得谷,空得老农名。”所有的这些诗,对官吏盘剥百姓的讽刺真是入骨三分。

  有《曹祠部诗集》2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文学成就

  清代举人泗城教授王维新在《阳朔道中怀曹邺》一诗中说:“唐代文章原后起,岭西风气实先开。”指曹邺不仅在晚唐全国的诗坛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还是广西地区诗风的开创人物。曹邺以前,广西土生土长的文人未见史载,曹邺可以说是广西第一个著名诗人,他与同时代的曹唐(临桂人)一起,对广西地区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曹邺和于□、刘驾等在创作中都致力于古诗和乐府,反对当时拘守声律和轻浮艳丽的诗风。他的诗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如《捕鱼谣》:“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天子好年少,无人荐冯唐;天子好美女,夫妇不成双。”对最高统治者予以大胆的谴责和讽刺。《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不啻为贪官污吏写照。又如《筑城》:“呜呜啄人鸦,轧轧上城车,力尽土不尽,得归亦无家。”写出沉重徭役使农民家破人亡的惨状。他的诗质朴洗炼,多采用民间口语,有些接近谣谚,而笔锋锐利,富有战斗性。

猜你喜欢

  • 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 张宣明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为人有胆气,尝为郭元振判官,出使至三姓咽面。历左拾遗、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玄宗先天二年(713)前后,尝以左拾遗监姚巂诸军事,兼招慰使,亲往蜀中验察山势民情,移牒益州长史陆象先,劝其罢凿岷山开路之役,蜀人因此得免苦役。能文工诗。尝山行见孤松,赏玩久之,乃赋《山行见孤松成咏》诗。凤阁舍人梁载言称此诗“文之气质,不减于长松”。所赋《使至三姓咽面》诗,时人亦“称为绝唱”。事迹散见《大唐新语》卷八、卷九。《全唐诗》存诗2首。

  • 毛熙震

    [约公元九四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后晋高祖天福中前后在世。曾为后蜀秘书监。熙震善为词,今存二十九首,(见《唐五代词》)辞多华丽。

  •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朱清

    宋元间杭州富阳人,字元子。自幼力学,以气节自许。宋末与叶李交好。李以劾贾似道,流漳州。友朋莫敢往省,清独往与之诀。元至元间李为尚书左丞,士趋附恐后。清独漠然,若未始有一日之雅者。李数遣人迎致,卒不往,以布衣终。居邑之东山,乡人咸称东山先生。

  • 骆儒宾

    骆儒宾,生平未详。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 胡梅

    胡梅,明代,号东池,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善画山水,以清远自奇,与王显并为一时名手。

  • 支大纶

    浙江嘉善人,字心易,号华平。万历二年进士。授南昌府学教授,迁泉州推官,以事谪江西布政司理问,迁奉新知县。有《世穆两朝编年史》、《华平先生集》。

  • 卓奇图

    卓奇图,字圣肇,号误庵,满洲旗人。诸生,官户部笔帖式。

  • 李涛

    生卒年不详。长沙(今属湖南)人。温庭筠为太学博士主秋试时,涛与卫丹、张合等应试,所作诗赋皆得称赏,榜于都堂。生平事迹见《唐摭言》卷一〇、《唐诗纪事》卷六七。涛颇有诗名。其诗如“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等句皆脍炙人口。《全唐诗》存断句3联,《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